一、引言
生殖检验对于评估生殖健康、诊断生殖系统疾病及辅助生殖技术实施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生殖检验领域术语使用存在不规范现象,影响信息交流、临床诊断与科研协作。为规范生殖检验相关医学术语,提高行业标准化水平,特制定本专家共识。
二、精液检验术语
(一)精液一般性状相关术语
精液量:指一次射精排出的精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应使用刻度精确的容器收集和测量,正常参考值为≥1.5ml。
外观:描述精液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正常精液呈灰白色或略带黄色,液化后为半透明乳白色;若呈红色,提示可能存在血精,常与精囊炎、前列腺炎或生殖道损伤有关;黄色过深可能与禁欲时间过长或生殖系统感染有关。
气味:正常精液具有特殊的腥味,由前列腺液中的多胺氧化产生。若气味异常,如出现臭味,可能与感染等病理情况有关。
液化状态:精液射出后,在精囊凝固酶作用下呈胶冻状,随后在前列腺液化酶作用下逐渐液化。正常精液在射出后 60 分钟内完全液化。若超过 60 分钟仍未液化,称为精液不液化;液化时间缩短,如少于 10 分钟,可能与前列腺分泌功能亢进有关。
(二)精子质量相关术语
精子浓度:指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数量,单位为 ×10⁶/ml。通过精液分析仪器或显微镜计数检测,正常参考值下限为 15×10⁶/ml。精子浓度降低可能导致男性不育。
精子总数:指一次射精中的精子总数,等于精子浓度乘以精液量,单位为 ×10⁶/ 次射精。正常参考值下限为 39×10⁶/ 次射精。
精子活力:指精子向前运动的能力,分为前向运动精子率(PR)、非前向运动精子率(NP)和不动精子率(IM)。PR 是指 37℃时,精子在 60 分钟内向前运动的百分比,正常参考值下限为 32%;PR + NP 为总活力,正常参考值下限为 40%。精子活力下降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
精子形态:指精子的外观形状,通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正常形态精子应具有椭圆形头部、规则的顶体和细长的尾部。正常形态精子率的正常参考值下限为 4%(严格标准)。畸形精子包括头部畸形(如大头、小头、锥形头、梨形头、无定形头、空泡样头、双头)、颈部和中段畸形(如颈部弯曲、中段非对称、粗短或细长、线粒体缺失)、尾部畸形(如短尾、多尾、发夹样尾、断尾、尾部卷曲)等。
(三)精液生化检验术语
果糖:精液中的果糖主要由精囊分泌,为精子运动提供能量。正常参考值为≥13μmol / 一次射精。果糖含量降低可能提示精囊功能减退或发育不全,影响精子活力。
中性 α - 葡萄糖苷酶:主要由附睾分泌,是反映附睾功能的指标。正常参考值为≥20mU / 一次射精。该酶活性降低可能与附睾炎症、梗阻等病变有关,影响精子的成熟和运输。
酸性磷酸酶:主要来自前列腺,其活性与前列腺功能相关。正常参考值为 48 - 208U/ml。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可能提示前列腺分泌功能障碍,活性升高可能与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等疾病有关。
三、女性生殖内分泌检验术语
(一)性激素相关术语
卵泡刺激素(FSH):由垂体前叶分泌,在女性月经周期中,对卵泡的发育、成熟和排卵起重要调节作用。在卵泡期,正常参考值为 3.5 - 12.5U/L;排卵期为 4.7 - 21.5U/L;黄体期为 1.7 - 7.7U/L;绝经期为 25.8 - 134.8U/L。FSH 水平升高常见于卵巢功能减退、原发性闭经等;FSH 水平降低可能与下丘脑 - 垂体功能障碍有关。
黄体生成素(LH):同样由垂体前叶分泌,与 FSH 协同作用,促进卵泡发育、排卵和黄体形成。在卵泡期,正常参考值为 2.4 - 12.6U/L;排卵期为 14.0 - 95.6U/L;黄体期为 1.0 - 11.4U/L;绝经期为 7.7 - 58.5U/L。LH 峰的出现是排卵的重要标志,LH 水平异常可能导致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
雌二醇(E₂):主要由卵巢的卵泡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分泌,对维持女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起关键作用。在卵泡期,正常参考值为 46 - 607pmol/L;排卵期为 315 - 1828pmol/L;黄体期为 161 - 774pmol/L;绝经期为 18.4 - 201pmol/L。E₂水平降低可见于卵巢功能减退、卵巢早衰等;E₂水平升高可能与性早熟、卵巢肿瘤等有关。
孕酮(P):主要由黄体分泌,在月经周期后期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在卵泡期,正常参考值为 0.6 - 4.7nmol/L;排卵期为 2.4 - 9.4nmol/L;黄体期为 5.3 - 86nmol/L;绝经期为 0.3 - 2.5nmol/L。孕酮水平过低可能导致黄体功能不全,影响受孕或维持妊娠。
睾酮(T):女性体内的睾酮主要由卵巢和肾上腺皮质分泌,少量来自外周组织转化。正常参考值为 0.29 - 1.67nmol/L。睾酮水平升高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等疾病,可导致多毛、痤疮、月经紊乱等症状。
泌乳素(PRL):由垂体前叶泌乳素细胞分泌,具有促进乳腺发育、泌乳及调节性腺功能等作用。正常参考值为 90 - 650mIU/L。PRL 水平升高(高泌乳素血症)可抑制下丘脑 - 垂体 - 性腺轴功能,导致月经紊乱、闭经、溢乳及不孕等。常见原因包括垂体泌乳素瘤、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影响等。
(二)其他生殖内分泌相关术语
抗苗勒管激素(AMH):由卵巢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可反映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参考值因检测方法和人群而异,一般育龄女性血清 AMH 水平为 2 - 6.8ng/ml。AMH 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可用于评估卵巢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也可预测辅助生殖技术中卵巢的反应性。
抑制素 B(INHB):主要由卵巢颗粒细胞分泌,对垂体 FSH 的分泌起负反馈调节作用。在月经周期中,INHB 水平在卵泡期逐渐升高,排卵前略有下降,黄体期再次升高。正常参考值为 100 - 300pg/ml。INHB 水平降低可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与卵巢早衰等疾病相关。
四、生殖免疫检验术语
抗精子抗体(AsAb):是一类针对精子抗原的自身抗体,可存在于血清、精浆和宫颈黏液中。检测方法包括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AR)、免疫珠试验(IBT)等。AsAb 阳性可能干扰精子的运动、获能、顶体反应及受精过程,导致免疫性不育。
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是一种以子宫内膜为靶抗原并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的自身抗体。常用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法等。EmAb 阳性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反复自然流产等疾病有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扰子宫内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胚胎着床和发育。
抗卵巢抗体(AoAb):针对卵巢组织抗原产生的自身抗体,可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和生殖功能。检测方法多采用 ELISA。AoAb 阳性可能与卵巢早衰、自身免疫性卵巢炎等疾病相关,导致排卵异常、激素分泌失调等,进而影响生育。
五、辅助生殖技术相关检验术语
卵母细胞成熟度:指卵母细胞发育到具备受精能力的程度。根据卵母细胞的形态和减数分裂状态,分为 GV 期(生发泡期,未成熟)、MI 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未成熟)和 MII 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成熟)。只有 MII 期卵母细胞才具备受精能力,评估卵母细胞成熟度对于辅助生殖技术中选择合适的卵子进行受精至关重要。
胚胎质量评级: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对体外培养的胚胎进行质量评估,以预测胚胎的发育潜能和着床能力。常用的评级方法包括形态学评估,根据胚胎的细胞数、卵裂球大小均匀程度、碎片程度等指标进行分级。例如,优质胚胎通常具有合适的细胞数、大小均匀的卵裂球和较少的碎片。良好的胚胎质量评级有助于提高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辅助生殖技术中,hCG 常用于诱导排卵、支持黄体功能以及监测妊娠。注射外源性 hCG 可模拟内源性 LH 峰,促使卵泡成熟和排卵。胚胎移植后,通过检测血或尿中的 hCG 水平,可判断是否妊娠以及监测妊娠的进展。正常妊娠时,hCG 水平在孕早期快速上升,约每 48 - 72 小时翻倍。若 hCG 水平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异位妊娠、流产等异常情况。
六、术语规范化的实施与监督
教育与培训:在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及继续教育中,加强生殖检验相关术语规范化的教学,确保医学生、检验人员及临床医生准确掌握规范术语。定期举办培训班、学术讲座等,更新知识,提高对术语规范化的认识。
行业协作与监督:相关学会、协会应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推动生殖检验领域各机构之间的协作,制定统一的术语规范标准。建立监督机制,对医疗机构、检验实验室的术语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不规范使用术语的行为进行纠正和指导。
信息系统建设:医疗机构和检验机构应在信息系统中采用规范的生殖检验术语,实现检验报告、病历记录等信息的标准化。同时,加强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数据共享和交流,进一步推动术语规范化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