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3 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个体和人群贫血血红蛋白阈值指南》主要内容如下:
诊断标准制定依据
以国际健康人群血红蛋白参考值的第 5 百分位数为依据,成人男女之间血红蛋白浓度的性别差异客观存在。
关键建议
校正特定人群的血红蛋白检测值:建议在应用统一阈值诊断贫血前,对居住在海拔 500 米以上地区以及吸烟人群的血红蛋白检测值进行校正。与既往指南相比,新版指南将需要校正的海拔高度下限从 1000m 调整至 500m;1000m-3000m 海拔的校正幅度加大,而 3000m 以上的校正幅度减小。
规范血红蛋白检测方法:静脉全血标本经实验室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并伴以良好的质控措施,是公认的金标准。在人口调查和医疗资源受限地区,若采集指尖毛细血管血,使用便携式血红蛋白仪进行现场检测,其变异性更大,目前尚无法通过校正系数实现两种标本结果的转换。应尽可能采用与临床检测相一致的静脉血标本和全自动分析方法,必要时可补充毛细血管血检测作为辅助手段。
局限性
来自中低收入国家健康人群和孕妇的血红蛋白数据相对匮乏。
65 岁以上老年人贫血的诊断标准尚未纳入。
新生儿、6 月龄以下婴儿和产后妇女的贫血诊断阈值尚缺乏定论。
现有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统计学方法,而非疾病预后等功能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