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在免疫应答、移植排斥反应及多种疾病关联中起关键作用。准确的 HLA 基因分型对器官移植配型、疾病诊断与研究至关重要。不同分型方法分辨水平有差异,为规范应用,提高结果准确性与可比性,特制定本专家共识。
二、HLA 基因分型方法概述
血清学方法:利用已知 HLA 抗体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通过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CDC)检测抗原反应,判断 HLA 型别。操作相对简单,但只能区分 HLA 抗原的血清学特异性,分辨水平有限,无法准确区分某些抗原亚型。
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
PCR - 序列特异性引物(PCR - SSP):针对不同 HLA 等位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相应基因片段,通过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判断型别。分辨水平可达低分辨水平,能区分常见 HLA 型别,但对复杂等位基因或新等位基因检测能力有限。
PCR -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 - SSO):先扩增 HLA 基因片段,再与标记的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根据杂交结果判断型别。分辨水平较高,可实现中分辨水平分型,能区分部分等位基因差异,但操作较繁琐,需专业技术人员。
测序方法
Sanger 测序:传统测序方法,可直接读取 HLA 基因序列,是基因分型金标准,分辨水平高,能准确确定 HLA 等位基因序列,但通量低、成本高,不适用于大规模样本检测。
新一代测序(NGS):包括二代测序(如 Illumina 技术)和三代测序(如 PacBio 技术)。NGS 通量高、成本相对较低,可实现高分辨水平分型,能同时检测多个 HLA 基因位点及复杂等位基因,在临床和科研中应用逐渐广泛。
三、HLA 基因分型分辨水平定义
低分辨水平:能区分 HLA 基因座主要的抗原特异性组,如将 HLA - A 基因座分为 A1、A2、A3 等常见抗原特异性组。低分辨水平分型可满足部分临床初步筛查需求,如一些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初步配型。
中分辨水平:可进一步区分同一抗原特异性组内部分等位基因差异,如区分 HLA - A02 组内部分常见等位基因,如 A02:01、A*02:03 等。中分辨水平分型对提高移植配型准确性有重要意义,适用于大多数器官移植配型。
高分辨水平:能精确确定 HLA 基因的完整核苷酸序列,包括所有多态性位点,准确识别每个等位基因。高分辨水平分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对配型要求极高的领域必不可少,可显著降低移植排斥反应风险。
四、不同临床场景下分辨水平选择
器官移植
肾移植:一般中分辨水平分型可满足大部分临床需求,能有效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但对于高致敏患者或二次移植患者,建议采用高分辨水平分型,提高配型准确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对供受者 HLA 匹配要求极高,需高分辨水平分型,精确确定供受者 HLA 等位基因,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风险,提高移植成功率。
疾病关联研究
对于研究与 HLA 强关联的常见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与 HLA - B27,低分辨或中分辨水平分型可能足以发现疾病与特定 HLA 型别的关联。
对于复杂疾病或需要深入研究 HLA 与疾病关系的项目,高分辨水平分型能提供更详细信息,有助于发现罕见等位基因与疾病的潜在关联。
输血医学
对于反复输血出现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等免疫相关问题的患者,进行 HLA 分型有助于寻找合适血液制品。一般中分辨水平分型可满足临床需求,确定主要 HLA 型别,避免因 HLA 不相容引起的输血反应。
五、确保分型分辨水平的质量控制
实验技术质量控制
选择可靠的分型方法和试剂,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如 PCR 仪温度准确性、测序仪性能等。
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流程,包括样本采集、核酸提取、扩增、检测等环节,避免交叉污染和操作失误。
设置阴阳性对照和质量控制样本,监测实验过程准确性和重复性,确保检测结果可靠。
数据分析质量控制
对于测序数据,使用专业生物信息学软件和数据库进行分析,如基于 NGS 的 HLA 分型分析软件。
建立数据分析审核机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对分型结果进行审核,确保结果准确性。对于存在疑问的结果,需重新分析或进行验证实验。
室间质量评价
实验室应积极参加国内外权威机构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如国际 HLA 与免疫遗传学学会(IHW)组织的分型质量评估。
对室间质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实验室分型水平和结果准确性。
六、结论
HLA 基因分型分辨水平选择需综合考虑临床场景、成本、时间等因素。不同分辨水平分型方法各有优劣,实验室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方法,并严格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分型结果准确可靠,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科研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