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检验医学 > 文章内容

2023 ELN实验室建议:慢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和管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4-12-31 09:20浏览:

 一、引言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由 BCR - ABL1 融合基因驱动。欧洲白血病网(ELN)发布 2023 年实验室建议,旨在为 CML 的诊断、监测及管理提供全面且规范的实验室指导,提升诊疗水平。
二、诊断相关实验室检测
(一)细胞遗传学检测
染色体核型分析
检测方法:通过培养患者骨髓细胞或外周血细胞,使其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然后进行染色体制备和显带技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化。
临床意义:可检测到费城染色体(Ph 染色体),即 t (9;22)(q34;q11.2) 易位,这是 CML 的标志性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还能发现其他染色体异常,如额外的 Ph 染色体、+8、i (17q) 等,这些异常与疾病进展和预后相关。
检测要点:需分析至少 20 个中期分裂相,以准确判断染色体异常情况。同时,应注意细胞培养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确保结果准确性。
荧光原位杂交(FISH)
检测方法:使用针对 BCR 和 ABL1 基因的特异性荧光探针,与间期细胞核或中期染色体进行杂交,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信号分布,判断是否存在 BCR - ABL1 融合信号。
临床意义:能快速、敏感地检测出 BCR - ABL1 融合基因,尤其适用于无法获取足够中期分裂相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情况。FISH 还可用于监测治疗过程中 BCR - ABL1 阳性细胞的比例变化。
检测要点:需设置合适的阳性和阴性对照,确保检测结果可靠。同时,对信号的判读需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避免误判。
(二)分子生物学检测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
检测方法:提取患者骨髓或外周血中的 RNA,逆转录为 cDNA,然后使用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对 BCR - ABL1 转录本进行定量检测。
临床意义:可精确测量 BCR - ABL1 转录本水平,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反应监测及预后评估。国际上常用国际标准比值(IS)报告结果,治疗过程中 BCR - ABL1 转录本水平的下降程度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检测要点:建立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包括样本采集、RNA 提取、逆转录和 qPCR 扩增等环节。定期进行室间质量评价,确保不同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同时,注意引物和探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避免交叉反应。
二代测序(NGS)
检测方法:对患者的 DNA 或 RNA 进行高通量测序,可同时检测多个基因的突变情况,包括 BCR - ABL1 激酶区突变等。
临床意义:有助于发现与疾病进展、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例如,T315I 突变是导致 CML 对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的重要原因,通过 NGS 检测到该突变,可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检测要点:数据分析复杂,需要专业的生物信息学支持。同时,需对检测结果进行严格验证,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此外,应关注不同测序平台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差异。
三、治疗监测相关实验室检测
(一)治疗反应评估
细胞遗传学反应
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Ph 染色体阳性细胞为 0%。这是 CML 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达到 CCyR 通常预示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PCyR):Ph 染色体阳性细胞占 1% - 35%。PCyR 提示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反应。
分子学反应
主要分子学反应(MMR):BCR - ABL1 转录本水平降至 IS≤0.1%(即 BCR - ABL1/ABL1≤10⁻³)。MMR 是评估 TKI 治疗疗效的关键指标,与患者的长期生存和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深度分子学反应(DMR):如 MR4(BCR - ABL1 转录本水平降至 IS≤0.01%)和 MR4.5(BCR - ABL1 转录本水平降至 IS≤0.0032%)。达到 DMR 可进一步降低疾病进展风险,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尝试停药。
(二)监测频率
初诊患者:确诊后应尽快进行全面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作为治疗前的基线数据。
治疗过程中:在开始 TKI 治疗后的 3、6、12 个月等关键时间点,进行 qPCR 检测评估分子学反应;每 6 - 12 个月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或 FISH 检测评估细胞遗传学反应。若治疗过程中出现疾病进展或治疗反应不佳的迹象,应增加检测频率。
获得稳定深度分子学反应患者:可适当延长检测间隔时间,但仍需定期监测,以确保疾病持续缓解。
(三)耐药检测
激酶区突变检测:当患者出现治疗反应不佳、疾病进展或不耐受 TKI 治疗时,应及时进行 BCR - ABL1 激酶区突变检测,首选 NGS 技术,也可采用 Sanger 测序等方法对特定热点突变进行检测。
突变类型与治疗调整:不同的激酶区突变对 TKI 的敏感性不同。例如,伊马替尼耐药患者中,若检测到 T315I 突变,可考虑使用对该突变有效的药物如普纳替尼;而其他一些突变可能对二代 TKI 如达沙替尼、尼洛替尼更为敏感。根据突变类型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四、实验室质量控制
(一)室内质量控制
仪器设备:定期对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qPCR 和 NGS 等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性能稳定。如 qPCR 仪需定期校准温度准确性,测序仪需检查光路系统和测序芯片性能。
试剂与耗材:使用经过验证的高质量试剂和耗材,对每批次试剂进行性能验证。例如,qPCR 检测试剂需验证其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FISH 探针需验证其杂交效率和特异性。
操作流程: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操作规范一致。例如,在 RNA 提取过程中,严格控制操作时间和温度,避免 RNA 降解。
内部质量监控:定期进行内部质量监控,如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进行检测,评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对检测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质量控制,如 qPCR 扩增的循环参数、FISH 杂交的温度和时间等。
(二)室间质量评价
积极参与:实验室应积极参加国内外权威机构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如欧洲分子基因诊断质量联盟(EMQN)组织的 CML 分子检测室间质评,以及相关机构组织的细胞遗传学检测室间质评。
结果分析与改进:对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若出现不满意结果,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通过与其他实验室对比,发现自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检测流程和提高检测水平。
五、结论
准确的实验室检测在 CML 的诊断、治疗监测和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遵循 ELN 2023 年实验室建议,规范开展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严格进行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 CML 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