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因子Ⅷ抑制剂是一种抑制或灭活因子Ⅷ:C的抗体。由于该抗体灭活因子Ⅷ:C,致使因子Ⅷ:C活性降低。临床症状类似于重型血友病A,且对常规抗血友病球蛋白制剂治疗效果不佳。因子Ⅷ抑制物常发生于10%~20%的重型血友病A反复输注血液或血浆制品后,也见...
...
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师J.B.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低等脊椎动物圆口纲有纺锤细胞起凝血作用,鱼纲开始有特定的血栓细胞。两栖、爬行和鸟纲动物血液中都有血栓细胞,血栓细胞是有细胞核的梭形成椭圆形...
1.概念:是由多种原因致造血干细胞减少和(或)功能异常,从而引起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的一种获得性疾...
又称碱变性试验。胎儿血红蛋白(HbF)具有抗碱和抗酸作用。其抗碱作用比HbA更强。将待检的溶血液与一定量的NaOH溶液混合,作用1分钟后加入半饱和硫酸铵中止碱变性反应。HbF抗碱变性作用强,没有变性存在于上清液中,HbA变性沉淀,取上清液于540nm处测定吸光度,...
1.概念: 巨球蛋白血症是B淋巴、淋巴样浆细胞与浆细胞恶性增生,分泌大量单克隆巨球蛋白,并广泛浸润骨髓和髓外脏器的一种病症,病因不明。 2.血象: 绝大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贫血,80%病人有正常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在58~104g/L,少数低至11g/L.极...
1.概念: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原因未明的一种红系增生的骨髓增生性疾...
一、概述 恶性组织细胞病(MH,简称恶组)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
恶性组织细胞病(MH,简称恶组)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定义和分类: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抗体参与的溶血反应所致的贫血。这类免疫反应是由于红细胞表面抗原,或与外来的抗原(如药物等)相结合,在相应抗体(IgG或IgM)作用下,或激活补体的参与,导致红细胞凝集或破坏而发生溶血;或在脾或肝脏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