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影像科 > 文章内容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成人胶质瘤诊断应用的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5-05 20:21浏览:

技术优势3

  • 多模态影像融合:传统 MRI 的 T1/T2 加权成像虽能显示肿瘤形态,但无法揭示肿瘤代谢特征。而 fMRI 的 DWI 技术可通过水分子扩散系数差异,识别肿瘤细胞密度异质性,如 ADC 值低于 1.1×10⁻³mm²/s 的区域与高级别胶质瘤相关性较高。mPLD-ASL 技术通过多期延迟扫描,大幅降低脑血流量测量误差,对判断肿瘤侵袭性意义重大。

规范化评估3

  • 功能区定位标准:不同医疗机构对 BOLD - fMRI 激活阈值设定差异大,导致手术方案分歧。共识明确要求功能区定位需结合静息态与任务态双模态数据,推荐使用 z - score>3.0 的统计学标准,可使语言区定位准确率显著提升,降低术后神经功能缺损风险。

分子影像技术突破3

  • 超极化 ¹³C - MRS 技术:该技术将代谢物检测灵敏度提升 1000 倍,能清晰显示肿瘤内 2 - 羟基戊二酸代谢峰,对 IDH 突变型胶质瘤的鉴别准确率高达 94.3%。
  • CEST 技术:该技术通过检测内源性代谢物,可不依赖造影剂实现 PH 值定量成像,对评估肿瘤微环境酸性特征具有独特价值。

面临挑战3

  • 设备与人才:设备兼容性问题致使仅有少数基层医院能完整实施多模态扫描方案,且专业人才缺口大。
  • 费用:规范化的 fMRI 检查虽可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但检查费用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