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影像科 > 文章内容

2025 ISUOG实践指南:超声检查在双胎妊娠中的作用(更新版)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5-05 18:40浏览:

2025 年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ISUOG)发布的《超声检查在双胎妊娠中的作用(更新版)》实践指南,为双胎妊娠的超声诊断和管理提供了基于专家共识的建议。以下是该指南的部分要点:
 
  1. 绒毛膜性与羊膜性判定:孕早期(11-14 周)通过 λ 征(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和 T 字征(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确定绒毛膜性 / 羊膜性,确认单绒毛膜双胎的羊膜性,早期诊断可指导风险分层和监测强度。
  2. 监测方案:无并发症的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应在妊娠早期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在妊娠中期进行一次异常筛查,此后每 4 周进行一次扫描。无并发症的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应进行孕早期超声扫描,16 周后每 2 周进行一次扫描,以便及时发现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对于有并发症的双胎妊娠,应根据病情及其严重程度增加扫描频率。
  3. 并发症监测:TTTS 通过羊水量差异诊断(供血儿羊水最大垂直深度 <2cm,受血儿> 8cm),确诊后需转诊进行激光消融治疗。多普勒评估(脐动脉、大脑中动脉、静脉导管)指导分娩时机,通过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MCA - PSV)筛查。
  4. 生长与多普勒评估:DCDA 双胎每 4 周、MCDA 双胎每 2 周进行连续生长监测。多普勒超声(脐动脉、MCA、静脉导管)是评估胎儿安危的关键,尤其针对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FGR)/TTTS。
  5. 宫颈长度与早产风险评估:在 18-24 周经阴道测量宫颈长度,宫颈短(<25 毫米)可考虑干预(如黄体酮治疗,选择性宫颈环扎术)。
  6. 先天性畸形筛查:包括孕早期颈项透明层(NT)检查及 18-22 周详细解剖学扫描。单绒毛膜双胎畸形风险较高,建议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7. 分娩计划:评估胎位及体重,选择分娩方式(剖宫产或阴道分娩),通常建议单绒毛膜双胎在 32-34 周分娩。
  8. 特殊情况的处理:早期诊断并行无心胎射频消融术,记录存活胎儿的绒毛膜性。
 
相较于 2016 年版指南,2025 年版指南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领域,进一步明确并强调了 NIPT 在 21 - 三体综合征筛查中的重要价值;在双胎早产的评估及治疗手段方面也进行了全面更新,肯定了宫颈环扎的时机及价值;针对复杂性双胎的诊疗进行了更为细致深入的分析,其中 TTTS 诊断中对羊水深度判定标准的重新界定,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