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EANM/EANO/RANO/SNMMI 发布的《脑转移瘤的 PET 成像(1.0)》实践指南 / 程序标准,由欧洲核医学协会(EANM)、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SNMMI)、欧洲神经肿瘤协会(EANO)和神经肿瘤学反应评估工作组的 PET 任务组(PET/RANO)合作制定2。其目的是协助核医学医师对脑转移瘤患者进行 PET 成像的推荐、实施、解读和报告,为常规实践和临床试验中 PET 成像在脑转移瘤患者中的应用定义程序标准,有助于协调各中心的数据采集和解读2。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的内容推测:
-
检查适应证:明确脑转移瘤 PET 成像适用于哪些情况,比如对于一些通过常规 MRI 等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疑似脑转移瘤患者,或者在评估脑转移瘤的分期、治疗效果监测等方面,PET 成像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情形。
-
检查前准备:包括患者的准备工作,如禁食时间、是否需要停用某些药物等;以及设备和放射性药物的准备等相关内容。
-
成像技术与参数:规定 PET 成像的具体技术要求,如使用的放射性核素、扫描的范围、层厚、采集时间等参数,以确保成像质量和不同中心之间结果的可比性。
-
图像解读与诊断标准:指导医生如何解读 PET 图像,包括对正常和异常影像表现的识别,以及如何根据 PET 成像结果结合其他临床信息进行脑转移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如与放射性坏死等治疗相关改变的鉴别,可能会给出一些特征性的影像表现描述和诊断要点。
-
报告规范:明确 PET 成像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应包含哪些关键信息,如病灶的位置、大小、代谢情况等,以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便于临床医生参考制定治疗方案。
-
与其他检查的联合应用:说明 PET 成像与 MRI、CT 等其他影像学检查如何相互补充和结合,以提高脑转移瘤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脑转移瘤是最常见的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放射性标记氨基酸的 PET 成像在脑转移瘤的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复发性转移瘤与治疗相关改变的鉴别诊断方面,弥补了常规 MRI 的局限性2。该指南的发布将有助于规范和优化脑转移瘤的 PET 成像检查,提高诊断水平,为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但具体内容还需参考指南的详细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