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影像科 > 文章内容

2025 CAR/CSAR实践声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盆腔MRI检查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5-05 18:44浏览:

检查的作用2

MRI 是一种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并评估其扩散范围的高灵敏度技术,对盆腔深部结构的显示更清晰,有助于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能提供子宫、卵巢及盆腔其他结构的详细信息,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检查前准备2

  • 肠道准备:有研究表明,在诊断深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时,MRI 检查前进行肠道准备比直肠或阴道造影更具优势,可提高对子宫骶骨韧带、直肠乙状结肠结节等部位病变的识别能力。
  • 其他准备: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等,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若有幽闭恐惧症等特殊情况,也应提前告知医生,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扫描技术

  • 线圈及体位:通常采用体部相控阵线圈或体部包绕式柔线圈。患者仰卧位,头先进或足先进均可,中心线对准耻骨联合上缘。
  • 成像方位及序列:盆腔成像常规以横断面 T1WI、T2WI 成像为主,配合矢状面和冠状面成像。根据情况可增加脂肪抑制技术或采用质子成像。常规层厚 3 - 5mm,间距 30%。相位编码方向上,横断面采用 LR 方向,矢状面采用 LR 方向或 HF 向,冠状面采用 LR 方向。
  • 对比剂增强: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在常规检查方案中使用钆增强 MRI 序列。但对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神经受累以及不典型子宫内膜瘤等特定部位的病变,可能受益于静脉注射钆造影剂。造影剂通常为 0.5mol/L(Gd - DTPA),剂量为 0.1mmol/kg,以 0.5 - 1ml/s 速度静脉注射,然后针对病灶以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 T1WI 扫描。

诊断要点

  • 形态学特征: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 MRI 上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囊性肿物,信号强度多样,取决于囊内出血的时间和成分。典型的巧克力囊肿在 T1WI 和 T2WI 上均呈高信号。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表现为盆腔深部组织的结节状或片状异常信号,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 位置判断:可以准确判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位置,如子宫骶骨韧带、直肠乙状结肠、膀胱等部位的受累情况,对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MRI 检查也有其局限性,如对于较小的病灶或深部组织的病灶可能显示不清晰,不能单独依靠 MRI 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