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转移的因素: (1)血浆胶体渗透压虽然晶体渗透压占比重很大,但由于晶体物质能自由通过毛细血管膜,所以血浆胶体渗透压就成为影响水在血管内外转移的主要因素; (2)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毛细血管静水压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和毛细血管静水压也是...
影响水分在细胞内外转移的因素: (1)细胞内液和细胞间液之间化学组成相差悬殊,晶体渗透压就决定了水的流向细胞膜也是半透膜,水、尿素、O2、HCO3-、肌酐等可以自由通过,而蛋白、K+、Na+、Ca2+、Mg2+等不可以自由通过。因此,细胞内液和细胞间液之间化学组...
水的出入量的调 节:水的出入量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通过口渴、抗利尿激素进行调控,其他如心房肽、肾素-醛固酮系统也有调节水的功能。 产生口渴的原因有: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血管紧张素II增加、生活习惯等。 控制抗利尿激素合成及分泌的因素有:血浆晶体...
电解质的含量和分布 体内电解质包括:有机电解质和无机电解质两部分。 有机电解质包括:蛋白质和有机酸等。 无机电解质主要是无机盐,其中所含的金属元素是Na+、K+、Ca2+、Mg2+以及微量的铁、铜、锌、锰、钼等。...
细胞内的主要阴、阳离子 1)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细胞内液的阳离子有K+、Mg2+ 和Na+,含量以K+、Mg2+为多,Na+只占少量。 钾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之一,健康成年人含钾量为50mmol / 每公斤体重。钾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只有2% 在细胞外液。人体钾的来源全从...
细胞外液的主要阴、阳离子 1)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 血浆中的阳离子是Na+、K+、Ca2+、Mg2+,其中以Na+含量最高,约占阳离子总量的90%以上,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他的阳离子含量虽少但却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2)细胞外...
细胞内外液中钠和钾的浓度差别机制: 细胞内外液中钠和钾的浓度差别很大,主要由于细胞膜上特殊结构即Na+K+ATP酶(钠泵)的作用,钠泵可主动将细胞内液的钠离子运输到细胞外,而将钾离子转运到细胞内液。当细胞内液钠离子增加或细胞外液钾离子增加时可将钠泵激...
体液中阴离子总数和阳离子总数相等,并保持电中性:阴离子随阳离子总量的改变升高或降低,以适应阳离子的改变。血浆中Cl和HCO3总和与阳离子Na+浓度之间保持有一定比例关系,即:Na+ = HCO3+ Cl+12(10)mmol/L。各体液渗透压均处于同一水平,即294-296mOsm/L,...
电解质与血浆晶体渗透压:根据血浆钾、钠、葡萄糖、尿素的浓度可计算出 血浆晶体渗透压=2(Na+ mmol/L + K+ mmol/L)+葡萄糖mmol/L +尿素mmol/L...
阴离子间隙(AG): 是指细胞外液中所有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即正常人血清Na+、 K+ 之和与HCO3、 Cl 之和的差值为AG值,计算公式为: AG = (Na++ K+)(HCO3+ Cl) 一般是利用血清中电解质含量计算 血清中K+ 浓度较低,且较恒定,对AG影响轻微,故可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