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AIEOP 指南: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是由意大利儿科血液肿瘤协会(AIEOP)的骨髓衰竭研究小组制定的,旨在为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以下是该指南的一些主要内容:
-
临床表现: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贫血可导致患儿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出血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感染则可引起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
实验室检查2:
-
血常规:全血细胞减少,包括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校正网织红细胞比例 < 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
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增生程度减低或活跃,骨髓小粒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红系、粒系可明显减少。
-
骨髓活检:全切片或部分切片增生减低,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造血组织减少,脂肪和 / 或非造血细胞增多,纤维组织无明显增生,网状纤维染色阴性,无异常细胞浸润。
-
鉴别诊断:需排除可致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先天性骨髓衰竭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低增生白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2。
-
支持治疗:包括成分输血、抗感染治疗、止血治疗等。对于贫血严重的患儿,可输注红细胞;对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患儿,可输注血小板;对于有感染的患儿,应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
-
特异性治疗:
-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有合适供者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
免疫抑制治疗:对于无合适供者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以及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可采用免疫抑制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环孢素 A 等。
指南还强调了将患儿收治于有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支持治疗和随访经验的中心的重要性。同时,指南也指出,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并密切监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