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血液疾病 > 文章内容

NCCN临床实践指南:儿童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2024.V2)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11 09:01浏览:

儿童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概述

儿童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是一组高度恶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主要包括: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 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

  •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

这些淋巴瘤具有高度增殖性,但对化疗非常敏感,治愈率较高。


诊断与分期

  1. 诊断标准

    • 组织活检显示成熟B细胞淋巴瘤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

    • 免疫组化检测:CD20、CD10、BCL-6、BCL-2等标志物。

    • 分子遗传学检测:MYC、BCL-2、BCL-6基因重排(用于鉴别双重或三重打击淋巴瘤)。

  2. 分期系统

    • St. Jude分期系统(适用于儿童淋巴瘤):

      • I期:单个淋巴结区或结外部位受累。

      • II期:横膈同侧两个或以上淋巴结区受累,或局部结外病变伴区域淋巴结受累。

      • III期:横膈两侧淋巴结区受累,或伴有广泛结外病变。

      • IV期:中枢神经系统(CNS)或骨髓受累。


治疗原则

  1. 伯基特淋巴瘤和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

    • 短程高强度化疗

      • 常用方案:LMB(法国儿科肿瘤学会)或BFM(德国柏林-法兰克福-明斯特研究组)方案。

      • 核心药物: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甲氨蝶呤、长春新碱、泼尼松、多柔比星。

    • CNS预防

      • 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或阿糖胞苷。

      • 对于高危患者,考虑颅脑放疗(但尽量避免以减少长期毒性)。

  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 化疗方案

      • 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 + 环磷酰胺 + 多柔比星 + 长春新碱 + 泼尼松)。

      • 对于儿童患者,通常采用改良的LMB或BFM方案。

    • CNS预防

      • 鞘内注射化疗药物。


特殊情况的处理

  1. CNS受累

    • 强化鞘内注射化疗(如甲氨蝶呤、阿糖胞苷)。

    • 考虑颅脑放疗(仅用于难治性或复发性病例)。

  2. 复发/难治性病例

    • 二线化疗

      • ICE方案(异环磷酰胺 + 卡铂 + 依托泊苷)。

      • DHAP方案(地塞米松 + 高剂量阿糖胞苷 + 顺铂)。

    • 免疫疗法

      • 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抗)。

      • CAR-T细胞疗法(如靶向CD19的CAR-T细胞产品)。

    •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 对于化疗敏感的患者,可考虑自体或异基因HSCT。


支持治疗

  1. 肿瘤溶解综合征(TLS)预防

    • 水化、碱化尿液,使用别嘌呤醇或拉布立酶(Rasburicase)。

  2. 感染预防

    •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抗真菌和抗病毒药物。

    • 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

  3. 营养支持

    • 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必要时进行肠外营养。


随访与监测

  1. 疗效评估

    • 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或PET-CT)。

    • 监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

  2. 长期随访

    • 监测治疗相关毒性(如心脏毒性、继发性恶性肿瘤)。

    • 评估生长发育和神经认知功能。


未来方向

  • 靶向治疗:如BTK抑制剂(伊布替尼)、PI3K抑制剂等。

  • 免疫疗法:CAR-T细胞疗法和双特异性抗体的进一步研究。

  • 个体化治疗:基于分子分型和微小残留病(MRD)监测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