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血液疾病 > 文章内容

NCCN临床实践指南:多发性骨髓瘤(2025.V1)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11 08:52浏览:

多发性骨髓瘤(MM)概述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终末器官损害(如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和骨病)。MM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诊断与分期

  1. 诊断标准(根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

    • 克隆性浆细胞 ≥ 10% 或活检证实浆细胞瘤。

    • 存在以下至少一种CRAB症状:

      • 高钙血症(Calcium elevation)。

      • 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

      • 贫血(Anemia)。

      • 骨病(Bone lesions)。

    • 或以下骨髓瘤定义事件(MDE):

      • 克隆性浆细胞 ≥ 60%。

      • 受累/非受累血清游离轻链比 ≥ 100。

      • MRI显示 > 1处局灶性骨病变。

  2. 分期系统

    • Durie-Salmon分期系统(传统分期)。

    • 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

      • 基于血清β2微球蛋白、白蛋白和LDH水平,以及细胞遗传学风险分层。


治疗指征

  • 有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CRAB症状或MDE)需要立即治疗。

  • 无症状的冒烟型骨髓瘤(SMM)通常不需要治疗,但高危SMM患者可考虑早期干预。


一线治疗

  1. 适合移植的患者(年龄 ≤ 65岁或体能状态良好):

    • 诱导治疗

      • 三药联合方案(首选):

        • VRd方案(硼替佐米 Bortezomib + 来那度胺 Lenalidomide + 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

        • KRd方案(卡非佐米 Carfilzomib + 来那度胺 + 地塞米松)。

      • 四药联合方案(高危患者):

        • Dara-VRd方案(达雷妥尤单抗 Daratumumab + VRd)。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

      • 诱导治疗后进行ASCT,可考虑双次移植(Tandem ASCT)用于高危患者。

    • 维持治疗

      • 来那度胺单药维持(标准方案)。

      • 高危患者可考虑硼替佐米或伊沙佐米(Ixazomib)维持。

  2. 不适合移植的患者(年龄 > 65岁或体能状态较差):

    • 三药联合方案

      • VRd-lite方案(降低剂量)。

      • DRd方案(达雷妥尤单抗 + 来那度胺 + 地塞米松)。

    • 两药联合方案

      • Rd方案(来那度胺 + 地塞米松)。

    • 维持治疗

      • 来那度胺单药维持。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1. 早期复发(≤ 12个月)

    • 换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组合:

      • 达雷妥尤单抗 + 卡非佐米 + 地塞米松(Dara-KRd)。

      • 伊沙佐米 + 来那度胺 + 地塞米松(IRd)。

      • 泊马度胺 + 硼替佐米 + 地塞米松(PVd)。

  2. 晚期复发( > 12个月)

    • 可重新使用既往有效的方案(如来那度胺为基础的方案)。

  3. 新型药物

    • 抗CD38单抗(如达雷妥尤单抗、Isatuximab)。

    • CAR-T细胞疗法(如靶向BCMA的CAR-T细胞产品)。

    • 双特异性抗体(如Teclistamab)。


支持治疗

  1. 骨病管理

    • 双膦酸盐(如唑来膦酸)或地诺单抗(Denosumab)预防骨相关事件。

    • 局部放疗用于缓解骨痛或预防病理性骨折。

  2. 贫血管理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或输血支持。

  3. 感染预防

    •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抗病毒和抗真菌药物。

    • 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

  4. 肾功能不全管理

    • 水化治疗,避免肾毒性药物。

    • 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


随访与监测

  1. 疗效评估

    • 定期监测血清和尿M蛋白、游离轻链、血常规和肾功能。

    • 每3-6个月进行影像学检查(如全身低剂量CT或MRI)。

  2. 复发监测

    • 如果出现症状或实验室指标异常,需重新评估疾病状态。


未来方向

  • 新型靶向药物:如靶向BCMA、GPRC5D等新靶点的药物。

  • 免疫疗法:CAR-T细胞疗法和双特异性抗体的进一步研究。

  • 微小残留病(MRD)监测:MRD阴性作为治疗目标的研究正在进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