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属于抗血小板药物,能够阻断血栓素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经长期的临床研究证实,阿司匹林作为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用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该药目前已经成为这类患者的标准用药。阿司匹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1)过敏反应。有...
为什么说清晨6点服药预防冠心病的效果最好 一项关于心血管病发病的时间性研究揭示,心肌梗死或心脏猝死的发作,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起床后1~2小时和此后的10~12小时,尤以第一个高峰更为明显。以往人们发现高血压也有这种双高峰规律,即早晨7~9点和下午3...
支气管扩张影像学表现 目前常规X线检查仅作为初选,确定支气管扩张的存在、类型和范围主要依靠CT,尤其是高分辨力CT。其主要CT表现为:①柱状型支气管扩张时,当支气管水平走行而与CT层面平行时可表现为轨道征;当支气管和CT层面呈垂直走行时可表现为管壁圆...
凡能使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功能发生障碍的病情均能致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的骨骼肌无力。我们把这一组临床综合征均归入重症肌无力综合征来讨论。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型有: (1)暂时性新生儿重症肌无力 (2)家族性...
新生儿性重症肌无力是由重症肌无力母亲所生新生儿发生的重症肌无力,发生率为10%~12%,又名新生儿重症肌无力。因母亲体内的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病孩78%于出生后几小时到一天内出现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其临床和电生理所见与一般重症肌无力相仿...
1974年首先报道了先天性重症肌无力综合征,并提示在其发病机制中 遗传 起一定的作用,但环境因素也起相当作用。这些病孩一般出生前其胎动就较少,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起病,一般并无明显加重,血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水平不高,血浆交换治疗无效,故与获得性...
先天性重症肌无力综合征中家族性婴儿型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在婴儿或儿童期起...
报道均发生于男性。自出生开始呈现所有骨骼肌的肌无力和异常的易疲劳性,且可致严重残疾。其肌无力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无反应。肌肉组织学正常,用光镜和电镜细胞化学检查其乙酰胆碱酯酶。用乙酰胆碱酯酶抗体作免疫组化研究未见乙酰胆碱酯酶的免疫应答。体...
近年发现大剂量青霉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肯定而且较好的疗效。由于大剂量长期应用青霉胺,结果发现有不少病人出现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此类病人可出现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的随意肌无力的重症肌无力临床相,电生理上有低频重复电刺激递减现象。药理上用...
有报道恶性肿瘤病人在用-干扰素(interferon-,INF-)治疗期间出现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还有一些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在用INF-治疗后发生重症肌无力。有人用INF-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重症肌无力有效而建议应该用INF-治疗重症肌无力。还有报道有易患重症肌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