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中国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早期重症监护管理专家共识(2024 年

作者:中国循环杂志,2024,39发布时间:2025-02-08 09:15浏览:

 泵速调节
植入 LVAD 患者术后首先要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确定泵输出量的最小目标值,即血泵流量达到心指数至少 2.2L/(min・m²)时每分钟的升数。
调节目标是通过左心室卸负荷,维持平均动脉压(MAP)70~90mmHg、室间隔无左侧偏移或过度右偏、肺动脉楔压(PAOP)<15mmHg、二尖瓣反流少量以下。
主动脉瓣间歇开放不是早期泵速调节必须达到的目标。
血液动力学稳定且容量充足的情况下,可通过斜坡试验帮助滴定最优泵速。
泵速调节应参考 LVAD 制造商指导范围,遵循由低到高、逐渐调节的原则。
装置参数相关问题
功耗:一般在 2.5~8.0W 范围内,不超过 10W。泵内血栓形成会导致功耗在数小时或数天内逐渐增加,泵内血栓栓塞可导致功耗急剧增加。流入道梗阻或抽吸事件导致的血泵流量减低会导致功耗下降。
流量:是一个估算值,与泵速与功耗直接相关。低血容量、右心衰竭、心包填塞、泵流入道 / 流出道管路扭曲或血栓、高血压、心律失常以及抽吸事件等均可能导致血泵低流量。
搏动指数:基于功耗波动计算出的数值,在大多数临床情况下,搏动指数反映患者自身心脏的收缩情况。当每秒搏动指数与平均搏动指数之间的差异超过一定范围时,称为搏动指数事件。
机械通气管理
LVAD 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维持气道平台压低于 20cmH₂O 以及潮气量 6~8ml/kg 有助于维持最低的肺血管阻力。
术前 INTERMACS 分级 3~4 级的患者,如果术前优化治疗理想以及术中顺利,鼓励尽早拔除气管插管(进入 ICU 6~8h 内)。
撤离机械通气应在密切监测患者血气分析的情况下进行调整,以避免出现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增加右心室后负荷。
出血及抗凝管理
出血管理
LVAD 植入术后早期应积极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并严密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查等。
LVAD 植入术后早期输注红细胞的指征为血红蛋白 < 8.0g/dl,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适当放宽指征。
去氨加压素及氨甲环酸可应用于血小板功能减低及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患者,需谨慎应用维生素 K 及凝血因子浓缩物。
LVAD 植入术后早期应积极排查胸腔积液及心包填塞。
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
LVAD 植入术后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方案应参考制造商的指导,遵循因泵而异的原则。
目前抗凝治疗的一线推荐仍是早期静脉泵入肝素作为桥接治疗,长期口服华法林维持治疗,保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制造商指导的合理抗凝目标范围。
心律失常的管理
LVAD 植入术后房性心律失常推荐心率控制,一线药物为口服 β 受体阻滞剂,心室率控制不理想的患者推荐 β 受体阻滞剂联合地高辛。
LVAD 植入术后急性房性心律失常发作如影响血液动力学,则推荐电复律治疗。
LVAD 植入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应首先排除抽吸事件及装置流入道机械刺激的原因。
LVAD 植入术后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可给予优化电解质、药物转复或抗心动过速起搏等治疗,无效再给予电复律治疗,但最长不宜持续超过 30min;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建议立即进行电复律治疗。
心力衰竭的管理
LVAD 术后早期右心衰竭的诊断推荐机械循环支持学术研究联盟标准。
LVAD 术后应联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血液动力学参数对右心室功能做出实时评估。
术后急性右心衰竭的处理首先要确保 LVAD 的参数设定合理,在左心室充分卸负荷的基础上,避免室间隔向左侧过度移位。
经过积极药物及肾脏替代治疗(RRT)和(或)超滤治疗后,右心衰竭不能改善时应尽早考虑植入右心室辅助装置(RV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