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讯、医学知识尽在中华医学网!
每日医学知识、资讯海量更新,天天给你健康!
返回主页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医学科普
口腔疾病
内分泌科
男科疾病
肿瘤疾病
消化疾病
妇产疾病
血液疾病
血液疾病
呼吸疾病
心脑血管
神经疾病
儿科疾病
精神心理
皮肤性病
五官疾病
内科疾病
普通外科
临床手术
整形外科
外科其他
临床科室
疾病症状
急诊急救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护理医学
实践技能
物理检查
化学检查
检验医学
中医特色
中医方剂
中药知识
生物医药
西药知识
中西药品
专科用药
临床用药
医院查询
就医指南
制药企业
医药批发
医疗器械
医学资源
医学文献
Medicine
Disease
Health
Institutes
疾病与营养
饮食与养生
预防保健
肾内科
肝胆外科
人群常见疾病
其他科室疾病
医药科研
用药指导
当前位置:
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2024 亚太共识:骨质疏松症的长期和序贯治疗
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5-03-05 09:38
浏览: 次
2024 年亚太共识关于骨质疏松症的长期和序贯治疗主要有以下内容:
骨质疏松症的基本认识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病,以骨微结构退化和骨量减少为特征,会增加脆性骨折风险,在亚太地区髋部骨折病例预计将显著增加。长期和序贯治疗是预防原发性和继发性骨折的基本策略。
长期治疗目标
:长期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目标是通过实现骨矿物质密度有意义的增加来降低脆性骨折风险,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独立性和整体健康。
极高骨折风险人群的治疗
:对于骨折风险非常高的个体,建议将骨形成促进剂作为一线治疗,可注射的骨吸收抑制剂可作为替代治疗。
序贯治疗策略
:完成骨形成促进剂治疗后,应使用骨吸收抑制剂,以维持骨密度的增加。
抗骨吸收治疗后仍高风险的处理
:对于接受骨吸收抑制剂治疗后仍发生新骨折或有较高骨折风险的患者,应考虑使用骨形成促进剂,如在骨吸收抑制剂中加入特立帕肽。
初始治疗效果不佳的应对
:对于初始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可换用更有效的双膦酸盐、地舒单抗或骨形成促进剂。
地舒单抗停药后的管理
:停用地舒单抗后应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以防止出现加速骨丢失和 / 或多发性椎体骨折的反弹现象。对于无法使用双膦酸盐的患者,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一种选择,至少使用 2 年的唑来膦酸序贯治疗为宜。
双膦酸盐治疗后的处理
:只有当患者骨密度已充分增加或 / 和未发生骨折时,才考虑在双膦酸盐后停药,且需要定期重新评估骨折风险。最初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应维持至少 5 年的口服药物或 3-6 年的静脉双膦酸盐。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管理
: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且出现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特立帕肽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作为治疗选择,而不是停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也可考虑罗莫珠单抗,但还需要更多数据证实其安全性。
非典型股骨骨折患者的治疗
:对于发生非典型股骨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特立帕肽可作为序贯治疗的选择。
长期序贯治疗的原则
:长期序贯治疗应基于共同决策的个体化,应实施特定国家的病例管理系统,如骨折联络服务,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骨折预防。
成本效益
:对医疗系统而言,骨质疏松症的长程和序贯治疗具有成本效益,为骨折预防提供了全面的、具有成本效益的策略。
标签:
儿童和青少年颅咽管瘤术后
2024 多学科实践共识:原
桥本甲状腺炎病证结合诊疗
2024 亚太共识:骨质疏松
2022 KSSO临床实践指南:
2024 ENDO-ERN临床实践指
妊娠期糖尿病非药物管理患
2024 JBDS-IP指南:住院糖
2024 意大利指南:成人超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
实体器官移植后糖尿病患者
2023 年《ESPEN指南:共病
2024 ACP临床指南:成人2
2024 ASGE/ESGE指南:成人
2024 共识声明:维生素D状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足介入综合诊治临床
中国居民运动减重专家共识
2024 KSM指南:骨质疏松症
2024 ASRM指南:不孕女性
热门标签
尿毒症
白血病
子宫肌瘤
输卵管不通
漏斗胸
股骨头坏死
风湿
糖尿病
肾炎
癫痫
肝病
肝硬化腹水
甲亢
三叉神经痛
重症肌无力
脑瘫
帕金森
红斑狼疮
颈椎病
牙齿
怀孕
湿疹
硬皮病
脱发
尖锐湿疣
牛皮癣
不孕不育
抑郁症
白癜风
高血压
最新文章
儿童和青少年颅咽管瘤术后内分泌管理专家共
2024 多学科实践共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桥本甲状腺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2024 亚太共识:骨质疏松症的长期和序贯治
2022 KSSO临床实践指南:儿童和青少年肥胖
2024 ENDO-ERN临床实践指南:家族性醛固酮
妊娠期糖尿病非药物管理患者指南
2024 JBDS-IP指南:住院糖尿病患者肠内喂养
2024 意大利指南:成人超重、肥胖和代谢合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