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2024 JBDS-IP指南:住院糖尿病患者肠内喂养期间的血糖管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05 08:51浏览:

  • 评估与监测
    • 全面评估:在开始肠内喂养前,应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等,同时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活动水平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等因素,以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管理方案。
    • 血糖监测:建议对接受肠内喂养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频繁的血糖监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指尖血糖监测或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CGM 能提供更全面的血糖信息,有助于及时发现血糖的波动和隐匿性低血糖。
  • 营养方案制定
    •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营养需求和胃肠道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选择低糖、高膳食纤维的制剂,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减少血糖波动。
    • 确定喂养方式和速度:肠内喂养的方式包括间歇性喂养和连续性喂养,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胃肠道功能来选择。同时,要合理控制喂养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 降糖治疗策略
    • 胰岛素治疗:对于大多数接受肠内喂养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主要的降糖药物。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肠内营养的摄入量和时间,制定个体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的剂量调整。
    • 非胰岛素降糖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可考虑联合使用非胰岛素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DPP-4 抑制剂等,但需注意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药物剂量。
  • 团队协作与管理
    • 多学科协作:强调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糖尿病专科医生、营养师、护士等。糖尿病专科医生负责制定血糖管理方案,营养师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血糖情况制定肠内营养方案,护士负责肠内喂养的实施和血糖监测的执行。
    • 患者教育: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教育,使其了解肠内喂养期间血糖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