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05 08:34浏览:

筛查和诊断

 
  • 筛查时机:无论是否有糖尿病典型症状,都应该对所有冠心病患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门诊就诊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进行糖尿病筛查,明确血糖水平和 2 型糖尿病病史。
  • 筛查指标:首选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检测指标。若空腹血糖和 HbA1c 异常不能确诊,则进一步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明确诊断,有条件可以进行胰岛功能检测,如血清胰岛素或 C 肽测定。
  • 诊断标准:典型糖尿病症状合并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 OGTT 2h 血糖≥11.1mmol/l;或 HbA1c≥6.5%;无糖尿病典型症状者,需改日复查确认。

心血管综合风险管理

 
  • 生活方式调整
    • 减重:所有伴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均应考虑减重并长期坚持,将 BMI 维持在 20.0~<24.0kg/m²,体重正常者则需避免治疗过程中体重增加。
    • 膳食管理:保证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摄入,钠盐摄入量不高于 6g/d,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需更严格控制。
    • 运动管理:建议进行有氧运动或抗阻运动,运动时间和强度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以预防低血糖。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运动时应注意预防关节疼痛和不适。
    • 控烟:建议冠心病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不吸烟,且应避免被动吸烟,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 血糖管理目标
    •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合并 2 型糖尿病的 CCS 患者,合理的 HbA1c 控制目标为 < 7%,可根据患者的病程进展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 ACS 或 PCI 围术期:对于合并 2 型糖尿病的 ACS 或 PCI 围术期患者,血糖管理目标需个体化,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应避免低血糖。
  • 降糖药物对 2 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结局的影响
    • 明确心血管获益:部分胰高糖素样肽 - 1 受体激动剂(GLP-1RA),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和度拉糖肽;部分钠 - 葡萄糖共转运蛋白 2 抑制剂(SGLT2i),如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和卡格列净。
    • 潜在心血管获益: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
    • 心血管安全性良好但获益不明确:二肽基肽酶 - 4 抑制剂(DPP-4i)、磺脲类药物、甘精胰岛素或德谷胰岛素、α- 糖苷酶抑制剂等。
    • 未进行心血管安全性评估:其他胰岛素和其他磺脲类药物。

不同类型冠心病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

 
  • ACS 患者:住院期间应检测 HbA1c,并密切监测血糖。如临床状况比较稳定、进食规律且无使用药物的禁忌证,入院后可考虑继续应用既往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或 GLP-1RA,其他情况建议以皮下注射胰岛素为主。
  • CCS 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 HbA1c 是否达标,若无禁忌证,应启动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 GLP-1RA 和(或)SGLT2i 治疗。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应优先考虑 SGLT2i,合并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应优先考虑 GLP-1RA。
  • PCI 围术期患者:胰岛素是 PCI 围术期控制血糖的首选方案。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其他降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