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2024 共识报告:成人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危象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05 08:09浏览:

高血糖危象的类型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以高血糖、代谢性酸中毒和血 / 尿酮升高三联征为特征。
  •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表现为严重高血糖、高渗性脱水、无酮症酸中毒。
  • 混合型 DKA/HHS:兼具 DKA 和 HHS 的特点,临床表现更严重,预后更差。

流行病学

 
  • 过去 20 年间,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危象导致的住院率逐年稳步增长,年增长率达 2.2% (p<0.001)。
  • 中国 T1D 患者 DKA 发病率高于全球其他国家 / 地区。

病理生理学

 
  • DKA:由严重的胰岛素缺乏及升糖激素水平升高造成,导致糖异生增加,糖原分解加速,周围组织对葡萄糖利用率降低,脂肪组织中游离脂肪酸释放,产生过量酮体,引发酮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 HHS:胰岛素缺乏程度相对较轻,肝糖生成增加,周围组织葡萄糖利用减少,导致高血糖,高血糖引发渗透性利尿,若未及时补充体液,会发展为高渗状态。

诊断标准

 
  • DKA:需满足血糖≥11.1mmol/L 或既往糖尿病病史、酮症(β- 羟丁酸浓度≥3.0mmol/L 或尿酮试纸≥2+)、代谢性酸中毒(血 pH<7.3 和 / 或血清 HCO₃⁻浓度 < 18mmol/L)。
  • HHS:需同时满足高血糖(血糖≥33.3mmol/L)、高渗透压(有效血浆渗透压 > 300mOsm/kg 或血浆总渗透压 > 320mOsm/kg)、无明显酮症(β- 羟丁酸浓度 < 3.0mmol/L 或尿酮试纸 < 2+)且无酸中毒(血 pH≥7.3 且血清 HCO₃⁻浓度≥15mmol/L)。

推荐治疗路径

 
  • 治疗要点:包括诱因的识别与去除、静脉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 监测要求:治疗期间,应每 2-4 小时检查一次电解质、肾功能、静脉 pH 值、渗透压和血糖,直到病情稳定。

特殊人群管理

 
  • 虚弱老年人:考虑并存病,调整治疗。
  • SGLT2 抑制剂使用者:警惕 DKA,暂停药物。
  • 终末期肾病患者:关注液体和电解质平衡。
  • 妊娠患者:注意母婴风险,多学科协作。
  • COVID-19 感染患者:考虑并发症,调整方案。

预防

 
  • 评估和随访:对诱发因素进行评估,密切随访。
  • 患者教育:加强教育,为患者提供相关设备和信息。
  • 监测手段:使用 CGM(连续血糖监测系统)。
  • 综合干预:采取多学科方法,利用远程医疗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