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老年糖尿病中医诊疗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05 08:03浏览:

辨证论治4

 
  1. 阴虚津亏证:表现为口渴引饮,咽干舌燥,五心烦热等。治法为养阴增液,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
  2. 气阴两虚证:症状有神疲乏力,口渴喜饮,气短懒言等。治法是益气养阴,可用玉泉丸等。
  3. 阴阳两虚证:可见口干多饮,夜尿频多,五心烦热,畏寒神疲等。治法为滋阴助阳,可选择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等。
  4. 胃肠热结证:有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大便干结等表现。治法为清泄热结,可选用三黄片等。
  5. 湿热困脾证:出现头晕沉重,纳食不香,脘腹胀闷等症状。治法是清热除湿,可用二妙丸或四妙丸等。
  6. 肝经郁热证:表现为胸胁满闷,太息频频,口苦咽干等。治法为解郁清热,可选用小柴胡颗粒等。
  7. 肝阳上亢证:有头痛眩晕,颜面潮红,口苦咽干等症状。治法为平肝潜阳,可选用天麻钩藤饮颗粒等。
  8. 气机郁滞证:可见胸胁苦满,脘腹胀满,少腹不舒等。治法是疏肝理气,可选用逍遥丸等。
  9. 痰湿阻滞证:表现为体形肥胖,四肢沉重,神疲嗜睡等。治法为化痰除湿,可选用二陈丸等。
  10. 血脉瘀滞证:症状有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夜间为甚,肌肤甲错等。治法为活血化瘀,可选用大黄蜇虫丸等。

其他治疗

 
  1. 外治疗法1:包括针灸、足浴、中药代茶饮等。如伴有四肢怕冷,可用温经通脉中药足浴;伴有肌肤甲错、口唇紫暗,可用活血化瘀中药足浴;血液循环不好,以血瘀气虚为主者,可用益气活血中药煮水代茶饮。
  2. 中医按摩:摩揉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抱颤腹部,双手放肚脐上上下颤抖腹部;横擦上腹部,双手水平方向横向摩擦至皮肤发热。

饮食运动

 
  1. 饮食:减少肥腻、过甜、过咸食物。选择粗粮如糙米、荞麦等作为主食,适量吃低糖水果如苹果、梨等,避免食物单一,保证营养均衡,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适量饮水,病情允许下至少 1500 毫升 / 天。
  2. 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避免久坐,每坐 30-60 分钟起身活动 1-5 分钟,户外活动可多晒太阳。

血糖控制目标

 
  1. 65 岁以下患者:新确诊或身体状况好、慢性疾病少,餐后 2 小时血糖不超过 8.0mmol/L;病程较长、有心血管病史或极高危风险者,餐后 2 小时血糖不超过 10.0mmol/L。
  2. 65 岁以上患者:身体相对健康、合并症少,餐后 2 小时血糖不超过 10.0mmol/L;低血糖风险高、预期寿命短、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急慢性疾病者,餐后 2 小时血糖不超过 13.9mmol/L,糖化血红蛋白建议大多数老年人控制在 7.0% 左右,并发症多、预期寿命短可放宽到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