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口腔疾病 > 列表
  • 仁者寿2017-06-30 21:14:48

    儒家创始人孔孟关于养生的说法很多,但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养心,而养心又需从日常做起,也就是平时要养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仁者寿。这仁者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解释说:仁者,爱人。这就是说待人要宽厚大度,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大德必得其寿,孔子在...

  • 注重养德2017-06-30 21:14:10

    讲究养生之道,必须注重道德修养,养生贵在养心,而养心首要养德。古代学者早就提出仁者寿的理论。孔子在《中庸》中提出修生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即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能获得高寿。 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人友好,乐于助人...

  • 顺时调神2017-06-30 21:13:37

    人们的起居作息要顺应气候变化,并且要按照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来安排生活。而养神也应随着四时变化而不断地调节,即从精神上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这是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顺应四时调节精神变化有利健康。 春天,大地回苏,万物生机勃勃,春阳上升,人们...

  • 清静养神2017-06-30 21:12:59

    俗话说: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只有心理清静,才能得以调心养神守精。心静神安,精气逐渐充盛,形体健壮,真气内从,邪不可侵;心神躁动不安,精气日益耗损,使形气早衰。要达到心静,就必须祛除杂念,条畅情志,这样才可使心神静养,精神内守,脏...

  • 解忧五法2017-06-30 21:12:25

    解忧五法 愁一愁,白了头这是每个人都知道和明白的谚语。然而,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免不了要碰到不如意的事,使我们烦恼、忧愁。长期的烦恼、忧郁会使身体得病,因而,我们要进行解忧去烦,以下有五个方面介绍: 多关心别人 当一个人忧闷烦恼的时候,可以试...

  • 知足常乐2017-06-30 21:11:43

    知足者常乐一语,出自《论语》。意思是说,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和家庭生活有一客观的认识,从各方面感到满足而又无过多的、不切实际的奢望,并能始终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情绪上的安定。 但是,人生在世,不可能对工作和生活没有一点追求和期望,关键在于用什么样...

  • 保持清心寡欲2017-06-30 21:11:07

    所谓清心寡欲,其目的就是要控制私欲,心要清正恬静,不作非分的妄想。 人的欲望是无究的,如果私心杂念太多,非分之想太杂,当你求之不得时,就会产生忧愁、悲伤,为之思虑过度而伤神至...

  • 调和七情,和悦人生2017-06-30 21:10:34

    我国古代医学认为人有外感与内伤之说。外感指的是风、寒、暑、温、燥、火,用现在的话来说,当然也包括微生物的感染。内伤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也就是人的情绪。人对周围的事物,在态度上总会有一定的反应,或者是好感,或者是反感。这种心...

  • 防止乐极生悲2017-06-30 21:09:57

    《儒林外史》中描写了屡试不第的穷秀才范进,当他突然得知自己中了举人,高兴得不得了,以致突发癫狂...

  • 乐观何以长寿2017-06-30 21:09:21

    精神乐观何以长寿呢?近代养生家丁福禄的见解颇为精妙:欢笑能补脑髓,活筋络,舒血气,消食滞,胜于服食药耳,每日须得片刻闲暇,逢场作戏,口资笑乐,而益身体也。他十分具体地指出了欢乐的情绪可以调节中枢神精,使经络通畅,血气舒展。 乐观长寿是人所共...

  • 首页
  • 上一页
  • 369
  • 370
  • 371
  • 372
  • 373
  • 374
  • 375
  • 376
  • 377
  • 378
  • 379
  • 下一页
  • 末页
  • 4864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