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体原则:抗生素的使用应仅局限于发热、严重的面部肿胀及发生术后感染可能会造成严重后遗症的患者。对于细菌感染,仅应在真正需要时开具抗生素处方,并且抗生素应该只是作为控制感染源而采取的干预措施(例如牙髓治疗、拔牙、洁牙和根面平整)的辅助治疗,而不是替代治疗。
-
不同临床情况的应用
-
口腔伤口:需评估宿主风险因素和伤口类型,尽量缩短药物治疗时间,一般最少疗程为 5 天。
-
牙髓炎 / 根尖周炎 / 引流窦道 / 局限性口腔内肿胀:若儿童出现牙髓炎急性症状,应先进行治疗(如活髓切断术、牙髓摘除术或拔牙)。对于伴有牙髓感染累及根尖周炎,出现牙龈脓疱、窦道等情况,当感染局限在牙髓或牙周组织,患儿无感染体征(如发烧、面部肿胀)时,不推荐使用抗生素;若存在全身症状,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
急性牙源性面部肿胀:根据临床检查结果,治疗包括处理或拔除患牙,并开具抗生素以控制感染扩散,然后再治疗患牙。
-
牙外伤:对于根尖孔开放且口外干燥时间少于 60 分钟的脱位牙,建议在牙根表面局部应用抗生素,以抑制外吸收并有助于牙髓再血管化;对于根尖孔开放或闭合的脱位恒牙,推荐全身应用抗生素作为辅助治疗。
-
儿童牙周疾病:由于免疫系统无法控制牙周病原体的生长,在某些情况下,治疗可能需要抗生素。
-
药物选择:应根据药物特性(如抗菌谱、安全性)、既往抗生素使用情况和患者因素(如病史、药物过敏史、当前用药情况、易于服用)选择抗生素,并开具恰当的儿科剂量。阿莫西林被认为是不对其过敏的儿童口腔感染的首选药物,它对多种革兰阳性菌有效,并且比青霉素具有更广的革兰阴性菌覆盖率。
该指南强调,鉴于抗生素耐药微生物的增加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3。医疗服务提供者在开处方时必须谨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减少细菌耐药性和不良反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