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药理机制
普萘洛尔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选择性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可阻断 β1 和 β2 受体,引起心率和血压下降。其治疗血管瘤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其早期作用是减少一氧化氮释放而引起血管收缩,中期通过阻断促血管生成信号而抑制血管生成,后期则是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而发挥长期治疗作用。
适应证
需要全身治疗的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少数消退期患儿也可服用。具体包括:
可能造成器官阻塞:眼、耳、气道、肛门会阴区。
大型血管瘤引起高输出量心力衰竭。
已发生或易发生溃疡(易擦烂的部位):颈部褶皱、腋部、肛门会阴区。
有造成永久性畸形或功能损害风险的部位:眶周、鼻、唇、女性乳房区、肝脏、脊髓。
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频发的哮喘;血压、心率异常,病窦综合征;内分泌系统疾病如嗜铬细胞瘤等;药物相互作用,同时使用钙离子阻滞剂,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奎尼丁、胺碘酮、利多卡因),洋地黄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降脂药,利福平,苯巴比妥等时应慎重选择或禁用。
绝对禁忌证:近期或正在发生的低血糖发作;心脏 Ⅱ 度或 Ⅲ 度房室传导阻滞;对普萘洛尔或其中的其他任何成分过敏。
用药前检查
询问病史:是否早产、出生时体重、母亲孕期用药史(特别是黄体酮)、母亲既往病史(结缔组织病);喂养情况,有无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家族史;有无产伤史和出生后重症急救史。
体格检查:包括营养状况,心、肺听诊,血管瘤专科检查。
辅助检查:常规做心脏彩超检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辅助进行心电图检查:心率过低,新生儿(<1 个月)少于 120 次 /min,婴儿(1~12 个月)少于 100 次 /min,1~3 岁幼儿少于 90 次 /min;患儿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心律失常(如传导阻滞、长 q-t 间期、猝死)家族史,或者母亲有结缔组织病;患儿具有心律失常病史或听诊时发现心率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