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影像科 > 列表
  • 骨髓检查的临床意义2018-03-21 20:41:55

    (1)骨髓检查可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如对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对各种贫血的鉴别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和血小板增加或减少性疾病的诊断。 (2)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的骨髓培养有助于提高该病诊断的阳性率,在疟原虫和黑热病原虫感染时,骨髓检查有...

  • 蛋白尿的概念2018-03-21 20:41:18

    蛋白尿的概念: 肾脏疾病时,尿液的常规检查是不可忽视的,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出现有形成分。 蛋白尿是尿液中出现超过正常量的蛋白质,当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或血浆中低分子蛋白质过多,这些蛋白质大量进入原尿,超过了肾小管的重...

  • 临床上如何检测血型抗原2018-03-21 20:40:42

    临床上常用盐水凝集法检测红细胞上存在的血型抗原,以及血清中存在的血型抗体,依据抗原抗体存在的情况判定血型。常规的方法有: ①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 ②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未知的抗体。 结果...

  • 阴道炎的实验室检查2018-03-21 20:39:57

    一、内诊 对于有过性生活的女性,妇产科医生就会采用内诊,也就是请女患者躺在检查台上,必须把内裤脱下,然后将脚跨在一个特定的支架上,医生再利用带着手套的食指和中指,轻轻插入你的阴道,触摸子宫颈的地方;同时利用另外一只手按压腹部,就可检查出到底子...

  • 凝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2018-03-21 20:39:21

    [参考值] 普通试管法:5~10min 硅管法:15~32min 活化凝血时间法:1.1~2.1min [临床意义] 1.CT延长 ①较显著的因子Ⅷ、Ⅸ减少的血友病甲、乙凝血因子缺乏症; ②血管性血友病; ③严重的因子Ⅴ、Ⅹ、纤维蛋白抗凝剂、应用肝素以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④继发性...

  •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2018-03-21 20:38:41

    血清、肝素锂抗凝血浆、汗、粪便、尿及胃肠液均可作为测定钠钾样品。 血清或血浆可在2~4℃或冰冻保存。 钾测定结果明显受溶血的干扰,因为红细胞中钾比血浆钾高二十几倍,故样品严格防止溶血。血浆钾比血清低0.1~0.7mmol/L,这种差别是由于凝血过程中血小板...

  • 交叉配血原则2018-03-21 20:38:05

    输血前必做的试验,其做法系使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反应(主侧义叉配血)和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反应(次侧义叉配血),观察两者是否出现凝集的试验。其目的是检查受血者与供血者是否存在血型抗原与抗体不合情况。 交叉配血中最重要的是ABO血型配合,必需...

  • 血液标本如何采集2018-03-21 20:36:58

    采血管分普通管、抗凝管和促凝管三类。常用抗凝剂有草酸钾、草酸钠、枸橼酸钠、EDTA-K2或EDTA-Na2、肝素、氟化物等。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选用合适的抗凝剂十分重要。 选择抗凝剂注意事项: (1)含有K+、Na+的抗凝剂不能用于测定K+、Na+的标本。 (2)EDTA、氟化...

  • 临床尿液检验中常用的防腐剂2018-03-21 20:35:32

    1.甲苯 甲苯可在尿液表面形成薄膜,防止细菌繁殖,用量1.0~2.0ml甲苯/100ml尿液,适用于尿肌酐、尿糖、蛋白质、丙酮等生化项目的测定。 2.浓盐酸 盐酸使尿液保持酸性,阻止细菌繁殖,同时防止一些化学物质因尿液碱化而分解,通常用量为0.5~1.0ml浓盐酸/100m...

  • 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2018-03-21 20:34:55

    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可概括为血液系统疾病所致和继发于非血液系统疾病两大类。全血细胞减少症指外周血象中三种有形成分同时减少,是临床常见的血液学异常,可由造血系统或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病因复杂,常见病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脾亢,巨幼细胞...

  • 首页
  • 上一页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下一页
  • 末页
  • 2992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