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科室 > 文章内容

异种器官移植亚临床研究专家共识(2024 版)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25 08:53浏览:

供体猪的选择

  • 基因修饰策略
    • 关键基因敲除:通过 CRISPR - Cas9 技术敲除猪的 α-1,3 - 半乳糖基转移酶(GGTA1)基因,可显著降低超急性排斥反应风险。同时,β-1,4 - N - 乙酰半乳糖氨基转移酶 2(β4GALNT2)、单磷酸胞嘧啶 - N - 乙酰神经氨酸羟化酶(CMAH)基因的敲除对于降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也很重要,GGTA1/β4GALNT2/CMAH 三基因敲除猪已在多项研究中证明其有效性。
    • 人类蛋白表达:使猪的器官表达人类补体调节蛋白,如人类衰变加速因子(HDAF,即 HCD55)、人类膜辅助因子(HCD46)和人类膜攻击复合物抑制因子(HCD59),可保护移植器官免受补体介导的损伤。此外,插入抗凝血和抗炎因子,如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CD39 和人内皮蛋白 C 受体(HEPCR)等,可减少凝血和炎症反应;转入细胞保护因子如血红素加氧酶(HO)-1 和 A20,能为细胞提供保护,抵抗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现阶段供体猪基因修饰方案需满足至少三种主要异种抗原敲除、两种人类补体调节蛋白和一种凝血调节蛋白转入,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转入抗炎、抗吞噬蛋白。
  • 供体猪的大小和生理特性:供体猪的器官大小要与人类器官相匹配,其代谢率、心率和血压等生理参数应接近人类。不同年龄的猪器官成熟度和功能状态有差异,如成人异种心脏移植采用 60kg 左右的供体猪,成人异种全肝移植采用 10 月龄(肝重约 1000g)的供体猪较为合适。供体猪须经过严格健康筛查,确保无传染病和慢性疾病,避免将疾病传播给人类受者。

受者的选择标准

选择脑死亡受者进行异种器官移植亚临床研究,脑死亡的判定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流程进行多次、反复判定,以确保准确性。

法律法规及伦理要求

  • 研究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遵循伦理原则,经过学术委员会、医学伦理委员会、器官移植委员会等论证通过。
  • 严格执行家属知情同意制度,向家属充分告知研究的目的、方法、风险和可能的结果等,获得家属的书面知情同意。

试验终止时间的确定

根据研究目的、移植器官的功能状态、受者的整体情况以及伦理考量等因素综合确定试验终止时间。既要充分获取研究数据,又要避免不必要的延长对受者和家属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共识还可能涉及异种器官移植亚临床研究的手术操作规范、术后监测与管理、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跨物种病原体传播的监测与防控等方面的内容,以全面指导异种器官移植亚临床研究安全有序、科学规范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