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科室 > 文章内容

2024 APSA临床实践指南:改善单纯性腹裂的结局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25 08:36浏览:

  • 产前管理:对于产前诊断为单纯性腹裂的胎儿,建议密切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包括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评估胎儿体重、肠管扩张程度等指标。同时,应向孕妇及家属提供详细的病情咨询和遗传咨询,告知其腹裂的预后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帮助其做好心理准备和决策。
  • 分娩方式与时机:目前研究认为,分娩方式或时间通常不会影响新生儿死亡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风险或肠外营养时间。对于无并发症的腹裂病例,专家组建议在 37 至 39 周之间进行阴道分娩。但如果存在胎儿窘迫、前置胎盘等产科并发症,或预计阴道分娩会对胎儿造成损伤时,应考虑剖宫产。
  • 产后管理
    • 呼吸管理:出生后应立即评估新生儿的呼吸状况,对于有呼吸困难或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的患儿,应及时给予呼吸支持,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同时,要注意维持合适的呼吸参数,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
    • 腹部处理:对于单纯性腹裂,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闭合方式。比安奇的方法是一种选择,当可以避免全身麻醉时,建议采用无缝线闭合,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和通气时间。无论是否插管,筒仓阶段封闭都会产生相似的结果。如果是复杂腹裂且存在肠道闭锁等情况,若患者和肠道状况允许,可以尝试初次肠道修复。
    • 营养支持:早期营养支持对于改善患儿预后至关重要。单纯性腹裂应在 14 天内开始肠内喂养,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对于无法耐受肠内喂养或肠内喂养不足的患儿,应联合肠外营养,保证患儿获得足够的营养供给,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和身体生长发育。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感染防控:由于腹裂患儿肠道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容易发生感染,因此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加强病房环境清洁和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体温、血常规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迹象。
    • 肠道并发症处理:密切关注患儿有无腹胀、呕吐、便血等肠道并发症的表现,如出现肠道坏死、穿孔、肠梗阻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手术探查和处理。对于可能出现的肠粘连,可在术后早期鼓励患儿尽早活动,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粘连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