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常见问题多学科管理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颈椎学组联合多个学会组织制定2。旨在规范和指导临床工作,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2。以下是部分要点介绍:
-
术前评估与准备:详细询问心血管疾病史,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控制血压、血糖在合理范围,对于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需根据手术出血风险决定停药时间及替代方案。
-
术中管理: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等,维持循环稳定,避免血压波动过大。根据出血量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
术后管理:继续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血压平稳,预防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
-
术前评估与准备:评估肺功能,进行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如深呼吸、吹气球等。戒烟,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
-
术中管理: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气管插管方式,避免气道损伤。控制呼吸参数,维持良好的氧合和通气功能。
-
术后管理: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吸痰等处理。监测血氧饱和度,给予吸氧支持,预防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
-
术前评估与准备: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状态。对于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帕金森病、脑卒中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术中管理:选择对神经系统影响小的麻醉药物和方法,避免神经损伤。密切监测神经电生理指标,如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等。
-
术后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精神状态、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及时处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谵妄等并发症,可给予心理支持、环境干预等治疗。
-
术前评估与准备:评估患者的血糖、甲状腺功能等。对于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调整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用量。
-
术中管理: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或补充葡萄糖。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术后管理:继续监测血糖,预防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合理调整饮食,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给予营养支持。
-
术前评估与准备: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对于贫血患者,查明原因并给予相应治疗,必要时输血纠正贫血。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需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
-
术中管理:尽量减少手术出血,合理使用止血药物。根据出血量和凝血功能情况,及时补充血液制品。
-
术后管理:监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预防出血和血栓形成。对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可给予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
-
术前评估与准备: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可通过测量体重、体重指数、血清蛋白水平等指标进行判断。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
-
术中管理:注意保护胃肠道功能,避免过度牵拉或损伤胃肠道。
-
术后管理:鼓励患者早期进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消化功能,逐渐调整饮食结构。继续给予营养支持,直至患者能够正常饮食。
-
术前评估与准备: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等。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和预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
术中管理:保持手术室环境安静、舒适,避免患者受到不必要的刺激。
-
术后管理: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干预。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
以上仅为《老年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常见问题多学科管理指南》的部分内容,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管理。此外,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对于老年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至关重要,包括脊柱外科医生、心血管内科医生、呼吸内科医生、麻醉科医生、康复科医生等,共同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