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科医院急诊预检分诊专家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主要内容如下1:
-
重要性:目前我国部分肿瘤专科医院未开设急诊科,大部分医院急诊科接诊能力不足,有限的急诊医疗资源部分被非紧急患者占用。预检分诊对于优化医疗资源利用、提高急危重症肿瘤患者救治率、降低医疗纠纷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
流程:以患者生命安全性为第一位,在醒目位置张贴相关提醒及告知。分诊护士需在 5 分钟内快速综合评估患者,评估内容包括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主要不适症状等。对于需要立即救治的患者,采用 “边问、边查、边抢救、边转移至抢救区” 的原则。若患者在候诊过程中病情变化、提供新信息或超过候诊时限,需及时再次评估分诊并记录。
-
分级标准:参考综合性医院通用的 2018 年我国成人《急诊预检分诊专家共识》,采用四级分诊系统,依据客观评估指标及人工评定指标进行分级,以单项级别高者作为分级依据。
-
分区管理:肿瘤急诊分区设置为隔离区 / 清洁区、复苏抢救区、优先诊疗区、普通诊疗区。隔离区 / 清洁区用于收治肿瘤并发粒细胞缺乏等感染高风险人群;复苏抢救区用于 Ⅰ 级及 Ⅱ 级患者紧急治疗;优先诊疗区用于 Ⅲ 级患者治疗;Ⅳ 级患者在普通诊疗区按顺序就诊。
-
人员及岗位设置:预检分诊建议由具有 2 年以上肿瘤急诊工作经验、临床知识丰富、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担任。同时,推荐通过 “以问题为基础” 和 “以病例为基础” 两种教学方法,对肿瘤急诊预检分诊人员持续进行沟通培训,并通过患者、护士及医生多方评价阶段性进行考核。
-
其他:推荐肿瘤专科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分级借助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同时借助代表性颜色起到警示作用。还建议通过多种方式减少 “非急诊患者” 的不必要急诊就诊,避免有效急诊医疗资源被不合理占用,以及通过人工智能等辅助工具开发更合适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