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急诊急救 > 文章内容

急性呼吸困难床旁肺超声诊断规范专家建议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16 09:36浏览:

探头选择与体位

  • 探头选择:用凸阵探头(1~5MHz)扫查深层肺组织,高频线阵探头(3~10MHz)检查胸膜。
  • 体位:检查前胸壁、侧胸壁肺区建议平卧位(床头高度 0~30°),检查背部肺区建议坐位或侧卧位。无法改变体位的危重患者取平卧位,将探头置于两侧腋后线位置并尽可能压低以扫查背部区域。

扫查方法与分区

  • 扫查方法:纵切和横切交替扫查,探头声束垂直于胸壁,以获取清晰胸膜线图像。
  • 分区:采用十二分区法,分别记录左 / 右侧前胸壁上 / 下区、侧胸壁上 / 下区和背部上 / 下区。

超声术语规范

  • 胸膜线描述:包含静态和动态两部分。静态征象描述胸膜线外观、连续性等;动态征象观察胸膜滑动征、胸膜搏动征。
  • 肺超声描述:静态征象有 A 线、B 线、肺实变、液性暗区等,需描述范围等;动态征象观察呼吸时征象变化,如 A 线结合胸膜运动观察有无肺点征,B 线随呼吸滑动情况,肺实变随吸气的变化等。

诊断书写规范

  • 明确诊断病例:报告 “左侧肺炎”“符合心源性肺水肿超声表现” 等。
  • 未明确诊断:使用 “考虑”“提示” 等词汇,如 “双肺多发局灶性 B 线伴胸膜线异常(双肺渗出性病变,考虑肺炎)”。
  • ≥2 种合并肺疾病:使用 “合并”“不除外” 等词汇,如 “右侧气胸合并左侧肺炎”。

适用范围与局限性

  • 适用范围:用于急性呼吸困难病因诊断,包括肺炎、肺水肿等;肺通气状况评估等;机械通气中参数调整等;正向 / 逆向液体复苏的容量管理;存在 ILD 相关危险因素疾病的定期肺超声筛查与进展评估;肺外周型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超声引导气胸、胸腔积液等介入穿刺治疗。
  • 局限性:存在皮下气肿、肥胖、深层肺组织病变、胸腹部外伤或术后包扎、胸壁或脊柱畸形等情况时,会影响检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