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急诊急救 > 文章内容

2024 法国专家共识:外周静脉导管应用的最佳实践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16 08:35浏览:

导管选择

  •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方案以及血管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材质和长度。例如,对于儿童患者,可能需要选择更细、更柔软的导管;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材质更优、留置时间较长的导管。

穿刺技术

  •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熟练的穿刺技能,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血管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 穿刺前需对穿刺部位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静脉,通常优先选择粗、直、弹性好且易于固定的静脉,如上肢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
  •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穿刺部位进行规范的消毒,消毒范围应足够大,以减少感染风险。

固定与维护

  • 采用合适的固定方法,确保导管固定牢固,防止导管移位、脱出或扭曲。可使用透明敷料或专用的固定装置,便于观察穿刺部位。
  • 定期更换敷料和输液接头,一般根据敷料的类型和使用说明来确定更换时间,通常为每 72 - 96 小时更换一次。
  • 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冲管和封管,以保持导管通畅,防止血栓形成和药物残留。冲管液通常选择生理盐水,封管液根据导管类型和患者情况可选择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渗液、硬结等静脉炎的表现,以及有无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一旦发现并发症,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停止输液、拔除导管、局部热敷或使用药物治疗等。
  • 对于有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可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或选择具有抗血栓功能的导管。

患者教育

  •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外周静脉导管的使用目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配合度。
  • 指导患者正确活动肢体,避免过度弯曲或压迫穿刺部位,防止导管移位或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