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与诊断:采用 4T’s 评分、HIT 专家概率(HEP)评分等进行临床评估,结合 HIT 抗体实验室诊断,包括免疫分析法和功能检测法。其中,功能检测法中的 5 - 羟色胺释放试验(SRA)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活化试验(HIPA)是 HIT 诊断的金标准,但因现实因素难以推广,目前诊断仍依赖于 4T’s 评分和 HIT 抗体检测。
HIT 临床阶段划分:分为急性 HIT、亚急性 HIT A、亚急性 HIT B 和远期 HIT 四个阶段。由于国内目前具备 HIT 抗体功能检测条件的中心数量有限,临床工作中难以区分亚急性 HIT A 和 B,故统称为亚急性 HIT。
心血管手术抗凝方案选择:对于急性 HIT 和亚急性 HIT 患者,如心血管手术可推迟,建议推迟 1 - 3 月,直至远期 HIT。如手术不可推迟,可选择比伐卢定或阿加曲班作为抗凝药物,但需注意其缺乏拮抗剂,可能延长手术时长、增加失血和输血几率。对于远期 HIT 患者,可考虑使用普通肝素进行体外循环抗凝,但需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同时,应避免应用肝素涂层的氧合器、插管或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