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急诊急救 > 文章内容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成人体外循环管理临时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16 08:38浏览:

HIT 概述

  • 病理生理机制:血小板释放的第 4 因子(PF4)与肝素形成复合物,刺激免疫细胞应答产生抗 PF4 - 肝素复合物(PF4 - H)抗体。igg 型 PF4 - H 抗体与血小板上表面特异性 igg 抗体的受体(fcγriia)结合,诱导血小板活化和聚集、促进血栓形成和凝血途径激活。
  • 临床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降低,伴或不伴血栓形成。依据肝素暴露时间和临床表现分为经典型、速发型和迟发型。约 17% - 55%的患者会出现血栓栓塞症状,可见于动脉和 / 或静脉,且栓塞症状出现时间可早于血小板计数降低。
  • 评估与诊断:采用 4T’s 评分、HIT 专家概率(HEP)评分等进行临床评估,结合 HIT 抗体实验室诊断,包括免疫分析法和功能检测法。其中,功能检测法中的 5 - 羟色胺释放试验(SRA)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活化试验(HIPA)是 HIT 诊断的金标准,但因现实因素难以推广,目前诊断仍依赖于 4T’s 评分和 HIT 抗体检测。
  • 治疗基本原则:患者一经诊断或高度怀疑应立即停用肝素类药物,如有必须使用抗凝药物的临床需求,特别是存在血栓栓塞风险的患者,需改用非肝素类抗凝药物治疗,如比伐卢定和阿加曲班。

HIT 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

  • HIT 临床阶段划分:分为急性 HIT、亚急性 HIT A、亚急性 HIT B 和远期 HIT 四个阶段。由于国内目前具备 HIT 抗体功能检测条件的中心数量有限,临床工作中难以区分亚急性 HIT A 和 B,故统称为亚急性 HIT。
  • 心血管手术抗凝方案选择:对于急性 HIT 和亚急性 HIT 患者,如心血管手术可推迟,建议推迟 1 - 3 月,直至远期 HIT。如手术不可推迟,可选择比伐卢定或阿加曲班作为抗凝药物,但需注意其缺乏拮抗剂,可能延长手术时长、增加失血和输血几率。对于远期 HIT 患者,可考虑使用普通肝素进行体外循环抗凝,但需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同时,应避免应用肝素涂层的氧合器、插管或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