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急诊急救 > 文章内容

2024 AAST临床共识:外科重症监护中的发热和感染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16 08:19浏览:

《2024 AAST 临床共识:外科重症监护中的发热和感染》由美国创伤外科协会重症监护委员会制定,旨在为外科重症监护医师提供成人(年龄≥16 岁)危重和受伤患者中评估发热和治疗感染方面的实用指导。以下是部分主要内容:

发热的评估

  • 定义:推荐重症患者体温 > 38.3℃定义为发热,>39.5℃定义为高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除外)。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 < 500 个细胞 /mm³)患者,发热定义为体温持续 1 小时以上或反复发热 12 小时以上。
  • 影响因素: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腹腔灌洗或体外膜氧合等疗法,以及室温、床垫类型、灯光和外部加温装置等环境因素可能会改变核心体温。此外,老年人、腹部有开放性伤口或全身表面积大面积烧伤的患者、接受退热药治疗的患者或接受相关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温正常或过低的情况。
  • 鉴别诊断:必须考虑对发热进行全面的鉴别诊断,权衡发热的所有原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因。发热模式可能有助于区分某些病症,例如,非感染性原因与温度 <38.9℃有关,而极端温度(>41℃)几乎从未具有传染性,温度 > 39.3℃,尤其是持续数天,则更有可能具有传染性。

培养物在发热评估中的应用

  • 尿液:在正确的临床情况下,如果尿路症状不明显,无论是否有导管都无需进行尿液分析和培养,单纯发热应无需尿液检查。对于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如果 ICU 仔细评估后确定脓毒症来源不明,则可以决定进行尿液分析和培养。应引起对尿路感染关注的临床风险因素包括既往发作、泌尿外科手术、泌尿系统解剖异常、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肾移植和尿路阻塞。
  • 血液和呼吸道标本:未明确提及具体的一般性原则,但强调了在临床评估的基础上,根据临床怀疑、患者症状和 / 或某些感染风险选择性地进行其他检测,不鼓励广泛应用 “全培养” 检测发热的做法。

降钙素原的使用

未详细阐述具体使用方法,但将其作为决定是否启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的考虑因素之一。

常见感染的治疗

文件中描述了多种常见感染的治疗,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菌血症、手术部位感染、腹腔内感染、脑室炎和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等,但具体治疗方案未详细给出。
 
该共识强调了在外科重症监护中,正确评估发热原因、合理使用培养检查和抗生素对于感染管理的重要性,避免过度检查和治疗带来的危害,同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原则,以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