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急性阿片类药物中毒是患者出现在急诊科的常见原因,对急诊医疗服务构成重大负担,且在周末、晚上及深夜更常见。欧洲急诊科急性药物中毒中,阿片类药物最为常见,近年来新型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尼秦类药物等引发的严重中毒和死亡事件增多。
急性阿片类药物中毒通常表现为嗜睡(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呼吸抑制(通气不足和呼吸频率降低)和瞳孔缩小三联征。还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神经精神症状、荨麻疹和瘙痒、抽搐、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低温等症状。当阿片类药物与酒精或其他药物合用时,可能会掩盖典型中毒症状或导致其他不良反应。
阿片类药物中毒的诊断基于临床,通过病史、症状和体征来判断,尿液药物筛查在即时临床管理中无作用。对于嗜睡和严重呼吸抑制患者,纳洛酮可作为诊断剂,存在不确定性时,建议与临床毒理学家讨论。
-
纳洛酮的使用:纳洛酮是阿片类药物中毒的解毒剂,可用于治疗及试验治疗。其目的是逆转呼吸抑制并维持气道保护性反射,而非完全逆转昏迷状态。首选静脉注射,也可肌肉注射、鼻腔用药或骨内用药,但后几种途径达血药浓度峰值时间长。推荐剂量取决于暴露情况和呼吸抑制严重程度,以小剂量增量给药,如每 60 秒 100 - 200 微克静脉推注,直至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 10 次,患者可能需高达 2000 - 4000 微克大剂量。初次反应后若呼吸恶化,需再次推注。开始纳洛酮输注后,以总剂量的 60% 作为每小时输注速率,根据临床效果滴定,输注期间需频繁观察患者。
-
不良反应处理:纳洛酮通常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出汗、心动过速等,过量使用更易发生。若患者出现急性阿片类戒断综合征症状,应降低输注速率,如首次降低 50%,明显躁动时可暂时停止输注,症状缓解后 30 - 60 分钟重新开始,速率恢复到之前的 50%。
-
观察时间:通常在最后一剂纳洛酮使用后观察患者至少 4 小时,并在怀疑使用阿片类药物后至少观察 6 小时,观察时间根据阿片类药物作用持续时间调整。
对经历非致命性阿片类药物过量摄入的患者,应提供简短干预,再向药物联络服务部门转诊,并促进与社区服务的接触,以帮助患者避免再次出现阿片类药物中毒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