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IVT)建议:对于在最后已知正常时间 24 小时内出现的 BAO 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年患者,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提出使用 IVT 的循证建议。但有以下专家共识:
对于在最后已知正常时间 4.5 小时内出现的 BAO 相关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年患者,没有 IVT 禁忌症且后循环无广泛缺血性改变,10/10 的成员建议静脉溶栓。
对于在最后已知正常时间 4.5 - 12 小时内无 IVT 禁忌症(除时间窗外)且后循环无广泛缺血性改变的 BAO 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成年患者,8/10 的成员建议静脉溶栓。
对于在最后已知正常时间 12 - 24 小时内无 IVT 禁忌症(时间窗除外)且后循环无广泛缺血性改变的 BAO 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年患者,8/10 成员建议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EVT)建议:
对于症状发作后 6 小时内 BAO 相关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年患者,建议 EVT 加最佳药物治疗(BMT),而不是单独 BMT 治疗。该建议仅考虑 NIHSS≥10 的患者。
对于在最后一次已知正常时间后 6 - 24 小时内出现 BAO 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年患者,认为 EVT 联合 BMT 优于单独 BMT。同样仅考虑 NIHSS≥10 的患者。
根据表现选择治疗:
对于出现严重症状(NIHSS≥10)的患者,认为 BMT + EVT 优于仅 BMT,基底动脉近端或中端闭塞效果更好。
对于出现轻中度症状(NIHSS < 10)的患者,没有证据表明 EVT 比 BMT 更有效,但 BMT 似乎比 EVT 更安全,建议在这一组中仅进行 BMT 而非 EVT + BMT。
基于 pc - ASPECTS 选择治疗:
对于基线时无广泛缺血性改变的 BAO 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成年患者(pc - ASPECTS 7 - 10 分),建议再灌注治疗优于无再灌注治疗。
对于 pc - ASPECTS 为 0 - 6 分的 BAO 相关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成年患者,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推荐使用再灌注治疗。对于这类患者,10/10 成员建议在提供再灌注治疗前考虑其他预后变量(如卒中前残疾、年龄、身体状况)。对于双侧和 / 或脑干缺血性病变非常广泛的患者,7/10 成员建议不进行再灌注治疗。
高级影像学与治疗选择:对于与 BAO 相关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成年患者,没有足够的数据来基于高级影像学(灌注、核心或侧支影像学)的评估来推荐再灌注治疗的选择。但对于 BAO 相关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成年患者(且后循环没有广泛的缺血性改变),10/10 的成员建议无论有没有侧支循环评估都应该考虑再灌注治疗(EVT 或 IVT)。
取栓策略:对于 BAO 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年患者,建议 EVT 采用直接抽吸而不是支架取栓作为一线策略。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相关建议:对于疑似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 BA 狭窄的 BAO 相关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年患者,除了 EVT 外,没有足够的证据对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 / 或支架的使用提出循证推荐。但对于疑似 ICAD 和严重 BA 狭窄的 BAO 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成年患者,10/10 成员建议在血管内手术失败后进行 PTA 和 / 或支架置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