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韩国临床实践指南针对儿童和青少年中枢性性早熟给出了多方面的指导建议,以下是其部分主要内容6:
-
筛查:指南可能会涉及到对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相关指标的监测,比如身高、体重、第二性征发育情况等,以早期发现中枢性性早熟的迹象。同时,可能还会提及针对特定高危人群的筛查策略,例如有性早熟家族史、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等儿童的筛查频率和方法等。
-
诊断:
-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儿的生长发育史、家族史、有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或外伤史等。
-
体格检查:重点检查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如乳房发育、阴毛生长、外生殖器发育等,同时测量身高、体重、骨龄等指标。
-
实验室检查:通常包括性激素水平测定,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以评估垂体 - 性腺轴的功能;还可能涉及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等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性早熟。
-
影像学检查:如盆腔超声检查用于观察子宫、卵巢的大小和形态,以及乳腺超声检查等;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能用于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
治疗:
-
治疗目标:抑制性发育进程,延缓骨骼成熟,改善成年身高,同时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
-
药物治疗:常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通过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抑制性腺发育和性激素分泌。指南会对药物的选择、剂量、使用方法及疗程等给出具体建议。
-
其他治疗:对于存在其他合并症或特殊情况的患儿,可能会给予相应的辅助治疗,如针对肥胖患儿的体重管理建议等。
-
长期随访: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随访,监测身高、体重、骨龄、第二性征发育情况、性激素水平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会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此外,对于停药后的患儿,也会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其青春期发育进程、成年身高及生育功能等是否受到影响。
该指南是基于对国内外最新研究的综合评述以及韩国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为韩国儿科内分泌医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管理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依据,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改善患儿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但具体内容还需参考指南原文及相关专业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