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防治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6-25 09:47浏览:

《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受体激动剂防治成人 2 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中国专家共识》由中国心血管代谢联盟发布,旨在为 GLP-1RA 在该领域的临床应用提供系统性指导。以下是基于最新搜索资源的核心内容解析:

一、GLP-1RA 的心血管保护机制与循证证据

(一)作用机制

GLP-1RA 通过多重机制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1. 直接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减少巨噬细胞聚集、稳定斑块纤维帽9
  2. 改善代谢异常:降低 HbA1c(降幅 0.7%-1.8%)、减轻体重(平均 2.5-6.5 kg)、降低收缩压(约 7 mmHg)及改善血脂谱110
  3. 调节内皮功能:促进一氧化氮生成,减少黏附分子表达,改善血管舒张功能9

(二)关键临床试验证据

  1. SUSTAIN-6(司美格鲁肽):在合并 ASCVD 或高危因素的 T2DM 患者中,显著降低 3P-MACE(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风险 26%,非致死性卒中风险降低 39%913
  2. REWIND(度拉糖肽):首次证实 GLP-1RA 对 ASCVD 的一级预防作用,在合并心血管高危因素的 T2DM 患者中,降低 3P-MACE 风险 12%,且获益独立于降糖效应1113
  3. LEADER(利拉鲁肽):在伴有心血管疾病的 T2DM 患者中,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 13%,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 22%10

二、临床应用推荐

(一)适用人群

  1. 明确适应证
    • 合并 ASCVD 的 T2DM 患者:无论 HbA1c 水平或是否使用二甲双胍,均推荐起始具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 GLP-1RA(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推荐级别 I,证据等级 A13
    • 合并 ASCVD 高危因素的 T2DM 患者:包括吸烟、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严重高脂血症(LDL-C≥2.6 mmol/L)、CKD 等,推荐级别 IIa,证据等级 B413
  2. 特殊人群
    • 肾功能不全:eGFR≥15 mL/min/1.73 m² 时无需调整剂量;eGFR<15 mL/min/1.73 m² 时不推荐使用13
    • 肝功能不全:重度肝功能损伤(Child-Pugh C 级)患者可安全使用度拉糖肽和司美格鲁肽13

(二)药物选择与剂量

  1. 优先推荐药物
    • 司美格鲁肽:周制剂,起始剂量 0.25 mg,4 周后调整至 0.5 mg,根据血糖控制可进一步增至 1.0 mg16。SUSTAIN-6 研究中 1.0 mg 剂量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9
    • 度拉糖肽:周制剂,起始剂量 0.75 mg,可增至 1.5 mg 或 2.0 mg。REWIND 研究证实其一级预防作用1113
    • 利拉鲁肽:日制剂,起始剂量 0.6 mg,逐渐增至 1.2-1.8 mg。LEADER 研究证实其心血管获益10
  2. 联合用药
    • 与胰岛素联用:基础胰岛素联合 GLP-1RA 时,胰岛素剂量可减少 20%-50%,并根据血糖调整8
    • 与 SGLT2i 联用:对于合并心衰或 CKD 的患者,可联用 SGLT2i 以协同改善心肾结局1214

(三)治疗目标与监测

  1. 血糖目标:个体化设定 HbA1c 目标,一般建议 < 7.0%;对于高龄、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可放宽至 < 8.0%15
  2. 心血管风险评估
    • 基线评估:筛查颈动脉斑块、血脂、血压、尿白蛋白等指标。
    • 长期监测:每 6-12 个月评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斑块面积及血流动力学参数1
  3. 安全性监测
    • 胃肠道反应:常见恶心、腹泻,多在用药初期出现,可通过缓慢加量缓解。
    • 甲状腺髓样癌(MTC)风险:禁用于有 MTC 个人或家族史、MEN2 患者。现有证据未显示 GLP-1RA 增加人类 MTC 风险,但需警惕动物实验提示的潜在风险117
    • 胆囊疾病:长期使用可能增加胆石症风险,尤其在减重显著的患者中需监测17

三、与其他指南的衔接与比较

(一)与国际指南的一致性

  1. ADA/EASD 指南:推荐 GLP-1RA 作为合并 ASCVD 或高危因素 T2DM 患者的一线治疗,优先选择具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药物1018
  2. ESC 指南:将 GLP-1RA 与 SGLT2i 均列为 Class I 推荐,用于降低 T2DM 合并 ASCVD 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12

(二)中国特色建议

  1. 药物可及性:结合国内已上市药物,优先推荐周制剂(如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以提高依从性110
  2. 特殊人群管理
    • 老年患者:推荐基础胰岛素 / GLP-1RA 复方制剂(如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减少注射次数并简化方案719
    • 肥胖患者:虽国内未批准减重适应证,但共识建议在严密监测下可用于 BMI≥27 kg/m² 且合并代谢并发症的患者110

四、实施策略与挑战

(一)多学科协作

  1. 团队构成:内分泌科、心血管科、临床药师共同制定方案,尤其关注合并心衰或 CKD 患者的用药选择1219
  2. 患者教育
    • 用药指导:通过图文手册或视频演示注射技巧,强调缓慢加量以减少胃肠道反应。
    • 长期管理: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糖、体重及不良反应,定期复诊调整方案117

(二)政策与教育支持

  1. 医保覆盖:推动 GLP-1RA 纳入医保报销,尤其针对合并 ASCVD 的患者以提高可及性1118
  2. 医学教育
    • 培训内容: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强化 GLP-1RA 的心血管保护机制、剂量调整及特殊人群管理。
    • 病例讨论:通过典型病例分析,提升医生对 GLP-1RA 与 SGLT2i 选择优先级的判断能力1214

(三)未来研究方向

  1. 长期安全性:需更多数据验证 GLP-1RA 与 MTC、胆囊疾病的因果关系,尤其是亚洲人群的长期随访研究17
  2. 个体化治疗:开发基于基因或生物标志物的预测模型,筛选最可能从 GLP-1RA 中获益的患者918

五、总结

该共识为 GLP-1RA 在 T2DM 合并 ASCVD 中的应用提供了全面框架,核心在于通过早期启动、个体化选择、多学科协作实现心血管保护最大化。临床实践中需优先选择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证据的药物,结合患者代谢状态与并发症调整方案,并通过政策支持与教育提升实施效果。未来需进一步研究克服实施障碍,推动 GLP-1RA 成为 T2DM 合并 ASCVD 管理的基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