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中国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发布时间:2025-01-20 09:21浏览:

 《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中国专家共识(2024)》的部分要点如下:
PG 类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特征
种类、分子结构:PG 是一族均含有前列烷酸的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广泛存在于人体内。前列地尔是一种天然的 PGE1 类物质,具有与内源性 PGE1 相似的性质和特点。
药物动力学: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后,其主要分布在肾脏、肝脏和肺组织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眼和睾丸内含量低。前列地尔主要与血浆蛋白结合,在血中代谢较快,代谢产物(13,14 - 二氢 - 15 - 酮 - PGE1)主要通过肾脏排泄,给药后 24 小时内尿中排泄大约 90%,其余经粪便排泄。
PG 类药物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 CKD 的机制
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PG 类药物可扩张肾脏微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脏的血液灌注,同时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蛋白尿的产生。
改善肾脏缺氧,防治肾间质纤维化:通过扩张微血管,增加氧气供应,改善肾脏缺氧状态,减少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降低肾脏炎性因子水平,减轻局部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肾脏内炎性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减少氧化应激产物的生成,保护肾脏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积聚,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程。
减少肾小球免疫复合物导致的损伤:调节免疫系统,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的沉积,减轻免疫损伤。
PG 类药物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 CKD 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建议:
全程治疗:建议 PGE1 或 PGI2 类药物应用于全程治疗,以尿白蛋白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作为监测和疗效判定指标。早期应用,有微量蛋白尿、肾功能正常时即可开始应用;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可持续使用至透析或肾移植。
联合用药:在 2 型糖尿病患者 CKD 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酌情联合 PGE1 或 PGI2 类药物,或 PGE1 联合 PGI2 类药物序贯治疗,以增强疗效。
监测凝血功能:PGE1 或 PGI2 类药物可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应用期间监测凝血功能改变。
评估出血风险:对已经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及其他影响凝血功能药物的患者,在应用 PGE1 或 PGI2 类药物前应充分评估出血风险,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不建议、或谨慎联合使用。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用 PGE1 或 PGI2 类药物,有助于改善心脑血管预后。
用法用量:
静脉用药:住院患者优选静脉用药如静脉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使用前评估静脉炎等风险,推荐 10μg 直接入输液小壶或配 100ml 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滴注,或 5~10μg 配 10ml 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注射。
口服药物:门诊成人患者推荐应用贝前列素钠(BPS)口服治疗,剂量建议 40μg / 次,3 次 /d。患者应饭后口服,若无头痛等不良反应,可较长时间使用。
不良反应:
一般不良反应:包括前列地尔注射部位静脉炎;皮疹、皮下出血;头痛、头晕、耳鸣;消化系统症状(口渴、烧心、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不振);发热、心悸、皮肤潮红。可给予对症治疗,必要时可停止用药。
严重不良反应:偶见出血倾向、休克;间质性肺炎;肝功能损伤;心绞痛;心肌梗死。以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0.1%,或曾有病例报道。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停止给药,给予适当的处置。
注意事项:妊娠或可能妊娠的妇女禁用;活动性出血患者禁用;既往对该类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