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2024 意大利共识:成人低磷血症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方面的不确定

作者:国外内分泌相关专家小发布时间:2025-01-20 08:02浏览:

 2024 年 10 月 8 日发布的意大利共识《成人低磷血症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主要内容如下:
诊断方面的不确定因素
无症状低磷血症的检测时机:对于无症状的患者,何时进行血磷水平检测缺乏明确标准。比如在一些常规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是否应常规检测血磷,以及检测的频率等问题没有统一答案。
轻度低磷血症的诊断标准:轻度低磷血症的血磷水平界限存在争议,不同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标准可能略有差异,这导致在诊断轻度低磷血症时存在不确定性。
继发性低磷血症的病因判断:多种疾病和药物都可能导致继发性低磷血症,如内分泌疾病、肾脏疾病、恶性肿瘤等,以及一些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在诊断时,准确判断病因存在一定困难,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
治疗方面的不确定因素
补磷方式的选择:补磷可分为口服补磷和静脉补磷。口服补磷相对安全,但起效较慢;静脉补磷起效快,但可能存在高磷血症、低钙血症等风险。对于不同程度的低磷血症,以及不同病因导致的低磷血症,如何选择合适的补磷方式缺乏统一的标准。
补磷剂量的确定:补磷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磷水平、病情严重程度、肾功能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然而,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计算公式或指南来准确指导补磷剂量的确定,临床医生往往需要根据经验和患者的反应来调整剂量。
治疗过程中的监测频率:在补磷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磷、血钙、肾功能等指标,以调整治疗方案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但监测的频率没有统一规定,不同患者的监测需求也可能不同。
随访方面的不确定因素
随访时间间隔:对于治疗后的低磷血症患者,随访时间间隔不明确。病情稳定的患者和病情复杂、容易复发的患者,随访时间间隔应该有所不同,但具体的间隔时间缺乏依据。
随访指标的选择:除了血磷水平外,还需要关注血钙、甲状旁腺激素、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然而,这些指标在随访中的重要性和监测频率没有明确的指导意见。
复发风险的评估:不同病因导致的低磷血症复发风险不同,对于复发风险的评估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指标。这使得医生在对患者进行随访时,难以准确判断患者的复发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