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鞍区病变相关下丘脑性肥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作者: 罕见病研究,2024,3(4发布时间:2025-01-20 07:22浏览:

 《鞍区病变相关下丘脑性肥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整合了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及中国多学科专家的临床诊疗经验,以下是其部分要点:
诊断
体重筛查标准:成人发病或治疗(手术 / 化疗 / 放疗)后体重增加>10%,BMI≥28kg/m²;学龄青少年儿童体重增加>10%,参考国家标准 “6-18 岁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 中性别年龄别 BMI 诊断肥胖参考界值点,BMI≥+3SD。
伴有下丘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在满足体重筛查标准的基础上,伴有至少几条下丘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可以诊断下丘脑性肥胖。
临床评估
包括肥胖状态、下丘脑功能、垂体功能及代谢并发症评估四个方面。
综合管理
营养和运动干预:是控制体重及代谢异常的最基本治疗措施。
减重药物:可选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受体激动剂(GLP-1RA)、奥利司他。若同时合并有 2 型糖尿病的患者优选具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如二甲双胍、GLP-1RA。
减重手术治疗:经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无效,原发病稳定的重度成年肥胖者(BMI≥37.5kg/m² 或 BMI≥32.5kg/m² 且符合 2 项及以上代谢异常特征)可选择减重手术治疗,从平衡疗效和安全性角度推荐袖状胃切除术。围手术期需多学科团队综合管理,注意糖皮质激素的应激替代。
垂体激素替代治疗:合理规范进行垂体激素替代治疗,避免替代不足(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生长激素)或替代过量(糖皮质激素)。
其他:合并尿崩症特别是渴感缺失患者,不建议选用钠 -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SGLT-2)抑制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