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缓解糖胖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发布时间:2025-01-20 07:19浏览: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脾虚痰湿证:症状为形体肥胖,腹部肥满,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脘腹胀满,大便溏薄等。治法为健脾益气,化痰祛湿,方剂可选用六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
胃火炽盛证:表现为多食易饥,口渴多饮,形体肥胖,大便干结,小便频数等。治法为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用玉女煎加减。
肝郁气滞证:常见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善太息,胃脘痞满,或兼见月经不调等。治法为疏肝理气,方剂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气阴两虚证:可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口干口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治法为益气养阴,方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中药方剂:一些中药方剂在改善糖胖病症状、调节血糖和体重方面有一定作用,如消渴方、玉泉丸、玉液汤等,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选用。
中医外治法:如针灸、推拿、穴位埋线等。针灸可选取足三里、三阴交、丰隆、中脘、天枢等穴位,通过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改善脏腑功能,达到调节血糖和减肥的目的。
西医治疗
降糖药物: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体重指数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格列酮类药物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但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使用时需谨慎;DPP-4 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等新型降糖药物,在降糖的同时,对体重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根据患者情况选用。
减重药物:对于体重指数较高、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减重药物。如奥利司他,通过抑制胃肠道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吸收,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胰岛素治疗:对于血糖控制不佳、胰岛功能较差的患者,胰岛素治疗是必要的。但胰岛素治疗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监测体重,并结合饮食和运动管理,尽量减少体重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