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NCCN临床实践指南:姑息治疗(2025.V1)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6-23 08:26浏览:

核心框架

  • 定义:姑息治疗是一种旨在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法,通过控制疼痛、缓解症状、提供心理和精神支持等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
  • 适用人群:适用于各种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以及那些已经无法通过治愈性治疗控制病情的患者。
  • 目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和接受疾病。
  • 分层干预标准:一级干预针对癌症早期患者,采取治愈性治疗同时提供支持和姑息治疗;二级干预针对癌症中期或进展期患者,以缓解症状和延长生存为主要目标;三级干预针对癌症晚期或终末期患者,以全面姑息治疗为主。
  • 患者生命周期管理原则:从癌症诊断开始到患者去世,进行全程、个性化管理,鼓励家属参与,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提供全方位服务。

症状控制策略

  • 疼痛评估与药物阶梯方案:全面、准确、及时评估患者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及伴随症状,根据疼痛程度按阶梯给药,合理联合用药,根据个体差异调整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和时间。
  • 呼吸困难多模式管理:针对呼吸困难的原因进行治疗,合理使用氧疗、阿片类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等,采取体位调整、呼吸训练、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制定紧急处理预案。
  • 消化道症状应对流程:详细询问患者消化道症状,评估严重程度及影响,分析病因,合理选择止吐药、止泻药、通便药等,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多学科协作机制

  • 医护团队角色分工:医生团队负责医疗评估、治疗方案制定和疼痛控制等;护理团队提供护理评估、疼痛管理、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等;康复团队提供康复治疗和功能恢复训练;营养支持团队提供营养评估和膳食建议。
  • 家属沟通标准化工具:提供姑息治疗基本知识和家属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手册,详细告知病情、治疗方案和风险的告知书,以及为家属提供情感支持和经验分享的家属支持小组。
  • 社会支持资源对接:对接医疗服务资源、社区资源和慈善资源,为患者提供全面保障、社区支持和经济援助等。

伦理决策支持

  • 预立医疗指示执行规范:包括定义与目的、执行程序、法律与伦理保障等环节,确保患者自主权得到尊重和执行。
  • 生存期预估工具应用:如姑息治疗评估表、生存期预测模型等,用于评估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但仅供参考,需结合临床实际判断。
  • 文化背景与信仰:了解患者文化背景、信仰和价值观,采用倾听、同理心、尊重等沟通技巧,建立良好沟通关系,明确沟通目标,传递关爱与希望。

质量控制体系

  • 疗效评估量化指标:包括症状缓解率、疼痛控制率、生存质量评估和患者满意度调查。
  • 不良反应监测流程:常规不良反应监测如恶心、呕吐、便秘等,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如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立即报告并处理,根据不良反应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 服务连续性保障措施:组建多学科团队,建立病历资料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定期培训考核团队成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知识教育和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