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整形外科 > 文章内容

2009 ASPS 基于证据的患者安全公告:恶性高热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07 08:23浏览:

定义与病因1

恶性高热是一种家族遗传性肌肉病,主要由吸入挥发性麻醉药和输入去极化肌松药触发,导致骨骼肌异常高代谢状态。

发病机制4

它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可由常规麻醉用药引起的围手术期死亡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少数病例可由热环境及运动等非麻醉情况引发。

临床表现4

多为骨骼肌强直、体温升高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增加,典型表现为 “一热一紧,二快二高”。肌肉紧张表现为全身肌肉或咬肌强直,呈 “铁板样” 骨骼肌痉挛,体温升高最快可达 0.5℃/min,后期可升至 42℃以上;面部潮红,嘴唇迅速转为紫绀,患者脉率与心率不齐,呼吸局促,呼吸末二氧化碳可升至 100mmHg 以上。晚期全身会出现骨骼肌水肿,严重者可出现横纹肌溶解,脑水肿,DIC,心、肾衰竭甚至心搏骤停。

诊断4

临床诊断标准有 CGS 量表、咖啡因 - 氟烷收缩实验(CHCT)/ 体外收缩实验(IVCT)、基因诊断、微创代谢试验(MIMT)。其中 CGS 量表使用较为频繁,而 CHCT/IVCT 是公认的金标准。对高度可疑患者应化验检查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酶,有条件者应做 CHCT 以明确诊断。

预防与治疗

  • 预防:麻醉前对恶性高热易感者(MHS)进行确定,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避免使用触发药物。对有恶性高热病家族史的人应完善基因检测,排除易感性5。手术前患者应告知医生家族病史,以便医生提前采取预防措施5
  • 治疗5:丹曲林是治疗恶性高热的特效药物,可对症处理相关临床症状。一旦怀疑发生恶性高热,应立即停用触发药物,以大气流量洗脱呼吸回路中的吸入麻醉药,同时采取降温、纠正酸中毒、稳定循环等措施。出现相关代谢体征后,需在麻醉恢复室或者重症监护室密切观察至少 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