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整形外科 > 文章内容

2011版 慢性伤口诊疗指导意见(1)静脉性溃疡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07 08:18浏览:

定义与病因4

  • 定义:静脉性溃疡是由于下肢静脉反流性疾病及回流障碍性疾病造成远端肢体淤血、组织缺氧,从而使皮肤发生营养障碍性改变形成的皮肤溃疡,是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进展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
  • 病因:静脉反流、静脉回流障碍、先天发育异常、遗传因素以及静坐、孕妇、女性、吸烟、肥胖等都是慢性静脉疾病(CVD)的高危因素,长期的静脉高压是导致静脉性溃疡的关键因素。

临床表现

  • 常见部位:患肢多有静脉曲张,小腿、足踝部水肿,色素沉着,皮肤略硬。溃疡常见发于小腿下 1/3 内外侧,以内侧多见。
  • 症状特点:患处初起潮红,硬肿,继则溃烂,形成溃疡。溃疡边缘坚实削直,或是内陷。溃疡面上有暗红、紫红或红色肉芽组织,其上覆盖着污灰色腐物及发臭的脓液,不易收口。疼痛通常并不严重,因此通常不影响走路,如果疼痛严重,则提示存在感染或其他病因。周围皮肤可有色素沉着、脂肪皮肤硬化症及淤滞性皮炎。

诊断4

根据患者病史如下肢静脉血栓史、静脉功能不全病史等,结合临床表现,以及深静脉通畅试验阳性或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栓塞等即可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静脉疾病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可以明确诊断静脉有无阻塞和反流。

治疗原则

  • 一般治疗2:患者应适当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可使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增加小腿肌肉活动,促进静脉回流,利于水肿消退,促进伤口愈合;注意避免外伤和不良刺激,以防影响溃疡愈合或引发溃疡。肥胖患者应减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期站立工作的人应穿弹力袜,预防静脉曲张,长期卧床者应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 局部治疗:可采用湿敷、换药、理疗、氦氖激光照射、外用表皮生长因子、抗生素软膏等促进溃疡愈合、预防感染。也可使用湿性愈合敷料,调节创面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保持创面恒温,利于组织生长,无结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
  • 手术治疗:溃疡愈合后可选择手术治疗以纠正静脉曲张和静脉高压,亦可切除溃疡或植皮。浅静脉手术是治疗静脉性溃疡最基本和不可少的手段,浅静脉手术辅以压力治疗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和防止溃疡复发4

患者自我管理2

  • 注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卧床休息时可将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
  • 下肢静脉溃疡要长年持续穿静脉曲张弹力袜,弹力袜需每天更换洗涤,休息时可脱掉。
  • 避免久站久坐,经常做腿部抬高、放下的运动,通过体育锻炼、运动改善小腿肌肉泵功能,如足跟提地的足尖走、足跟不着地的跳绳、直腿抬高运动等。
  • 要注意伤口和皮肤的护理,保持肢体的清洁、卫生,避免外伤等,伤口出现感染的话,一定不要自行处理,要及时就医。
  • 戒烟、戒酒,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