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讯、医学知识尽在中华医学网!
每日医学知识、资讯海量更新,天天给你健康!
返回主页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医学科普
口腔疾病
内分泌科
男科疾病
肿瘤疾病
消化疾病
妇产疾病
血液疾病
血液疾病
呼吸疾病
心脑血管
神经疾病
儿科疾病
精神心理
皮肤性病
五官疾病
内科疾病
普通外科
临床手术
整形外科
外科其他
临床科室
疾病症状
急诊急救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护理医学
实践技能
物理检查
化学检查
检验医学
中医特色
中医方剂
中药知识
生物医药
西药知识
中西药品
专科用药
临床用药
医院查询
就医指南
制药企业
医药批发
医疗器械
医学资源
医学文献
Medicine
Disease
Health
Institutes
疾病与营养
饮食与养生
预防保健
肾内科
肝胆外科
人群常见疾病
其他科室疾病
医药科研
用药指导
当前位置:
主页
>
整形外科
> 文章内容
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5-04-07 08:03
浏览: 次
适用范围
面部轮廓塑造
:用于咬肌肥大导致的面部宽大,即 “注射瘦脸”,通过抑制咬肌收缩,使咬肌逐渐萎缩,达到缩小面部轮廓的效果
1
。还可用于 “注射瘦肩”,在双侧斜方肌中注射,优化肩颈线条
3
。此外,对于小腿腓肠肌肥大,可通过注射使小腿变细、变修长。
除皱
:可改善因面部表情肌活动引起的动力性皱纹,如眉间纹(川字纹)、额纹、鱼尾纹等。对于 65 岁及 65 岁以下成人因皱眉肌和 / 或降眉间肌活动引起的中度至重度眉间纹,以及成人的眼角侧皱纹(鱼尾纹)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2
。
其他应用
:可用于改善腋臭、手足多汗等症状,通过抑制汗腺分泌来实现。还可应用于露龈笑、口角下垂、眉形调整、预防疤痕增生、油脂性脱发、全面部提升等方面。
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注射部位感染;过敏体质或对本品过敏者。
相对禁忌证
:心理期望值过高的患者;靠面容维持生计的患者(如演员);重症肌无力、Eaton - Lambert 综合征等神经肌肉疾病患者;正在服用与本品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的患者,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青霉胺、奎宁及钙拮抗药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治疗前准备
患者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过敏史、疾病史、用药史等,排除禁忌证。评估患者的面部表情、肌肉力量、皱纹程度等,确定治疗方案
1
。
告知患者
:向患者详细说明治疗的目的、效果、可能的风险和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的注意事项,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
药物准备
:使用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注射用 A 型肉毒毒素,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稀释和保存。稀释时提倡氯化钠溶液缓慢加入,避免形成泡沫,且避免摇晃。溶解稀释后的药液厂商建议应立即使用,亦可置于 2 - 8℃冰箱内 4 小时用完。
操作要点
面部皱纹治疗
4
:
眉间纹
:标准 5 点注射法适用于大多数患者,每侧 2 点注射皱眉肌,中间 1 点注射降眉间肌,每点注射 4 - 5U。中间的降眉间肌点和内侧的皱眉肌点注射位置较深,直接注射到肌肉中。外侧的皱眉肌及眼轮匝肌纤维点注射要浅,皮下注射即可。所有注射点应位于眶缘以上至少 1cm,以防止药物播散至上睑提肌造成上睑下垂。
额纹
:在女性患者常采用 V 形注射方式,但男性不宜选择这种方式,可避免眉弓过高。通常在治疗额纹的同时治疗眉间皱纹,整体效果更佳,可降低眉下垂的风险。
鱼尾纹
:常用 3 点注射,每点注射 3 - 5U,在眶外缘呈扇形注射。中间注射点与外眦处于同一水平,注射点间距 8 - 10mm。可在瞳孔中线睑板下方 2mm 处下眼睑追加注射 1U 肉毒毒素,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治疗导致眼睑外翻。
面部轮廓塑造
:
注射瘦脸
:嘱患者进行咬合动作,确定双侧咬肌的范围及最肥厚位置,标记注射点,一般在口角到耳垂连线以下。用 75% 乙醇或碘伏消毒后进行注射
1
。
注射瘦肩
:确定双侧斜方肌的注射范围,通常在斜方肌上缘和外侧缘进行多点注射。
其他应用
:如腋臭治疗,在腋毛分布区域进行多点皮下注射,每点注射剂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治疗后护理
观察与休息
:治疗后需在医院观察 15 - 30 分钟,无异常后方可离开。嘱咐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
注射部位护理
: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摩擦,防止感染。注射后 4 - 6 小时内不要平卧,避免药物扩散。
饮食与生活习惯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以防影响药物效果或加重不良反应。注射后 1 - 2 周内避免咀嚼硬物
1
。
不良反应及处理
局部不良反应
:常见的有注射部位疼痛、红肿、淤青等,一般可在数天内自行缓解。若出现局部感染,应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肌肉功能异常
:如眼睑下垂、眉下垂、面部表情僵硬等,多因药物扩散或剂量不当引起。轻度的肌肉功能异常可在数周或数月内自行恢复,严重者可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如使用上睑提肌兴奋剂等。
全身不良反应
:如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较为罕见。一旦发生,应立即进行抗过敏、抗休克等急救处理,并及时就医。
标签:
2009 ASPS 基于证据的患者
2011 WMS实践指南:冻伤的
2011 ASPS 基于证据的临床
2011版 慢性伤口诊疗指导
2011版 慢性伤口诊疗指导
2011 CDC 手术部位感染预
2013 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
2014 ASPS临床实践指南:
2014 WMS实践指南:冻伤的
2015 面部烧伤畸形诊疗指
2015 注射美容专家共识
微创注射填充安全操作管理
医学护肤品广东专家共识
2016 临床实践建议:烧伤
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中
2016 ISBI实践指南:烧伤
细胞活性物质抗衰老技术规
免疫细胞抗衰老技术规范化
自体脂肪移植抗衰老技术规
激素补充治疗抗衰老技术规
热门标签
尿毒症
白血病
子宫肌瘤
输卵管不通
漏斗胸
股骨头坏死
风湿
糖尿病
肾炎
癫痫
肝病
肝硬化腹水
甲亢
三叉神经痛
重症肌无力
脑瘫
帕金森
红斑狼疮
颈椎病
牙齿
怀孕
湿疹
硬皮病
脱发
尖锐湿疣
牛皮癣
不孕不育
抑郁症
白癜风
高血压
最新文章
2009 ASPS 基于证据的患者安全公告:恶性高
2011 WMS实践指南:冻伤的预防和治疗
2011 ASPS 基于证据的临床实践指南:乳房复
2011版 慢性伤口诊疗指导意见(1)静脉性溃
2011版 慢性伤口诊疗指导意见(2)糖尿病足
2011 CDC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的更新
2013 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分型与治疗建议
2014 ASPS临床实践指南:应用扩展器和植入
2014 WMS实践指南:冻伤的预防和治疗(更新
2015 面部烧伤畸形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