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整形外科 > 文章内容

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07 08:03浏览:

适用范围

  • 面部轮廓塑造:用于咬肌肥大导致的面部宽大,即 “注射瘦脸”,通过抑制咬肌收缩,使咬肌逐渐萎缩,达到缩小面部轮廓的效果1。还可用于 “注射瘦肩”,在双侧斜方肌中注射,优化肩颈线条3。此外,对于小腿腓肠肌肥大,可通过注射使小腿变细、变修长。
  • 除皱:可改善因面部表情肌活动引起的动力性皱纹,如眉间纹(川字纹)、额纹、鱼尾纹等。对于 65 岁及 65 岁以下成人因皱眉肌和 / 或降眉间肌活动引起的中度至重度眉间纹,以及成人的眼角侧皱纹(鱼尾纹)有较好的改善效果2
  • 其他应用:可用于改善腋臭、手足多汗等症状,通过抑制汗腺分泌来实现。还可应用于露龈笑、口角下垂、眉形调整、预防疤痕增生、油脂性脱发、全面部提升等方面。

禁忌证

  • 绝对禁忌证:注射部位感染;过敏体质或对本品过敏者。
  • 相对禁忌证:心理期望值过高的患者;靠面容维持生计的患者(如演员);重症肌无力、Eaton - Lambert 综合征等神经肌肉疾病患者;正在服用与本品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的患者,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青霉胺、奎宁及钙拮抗药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治疗前准备

  • 患者评估: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过敏史、疾病史、用药史等,排除禁忌证。评估患者的面部表情、肌肉力量、皱纹程度等,确定治疗方案1
  • 告知患者:向患者详细说明治疗的目的、效果、可能的风险和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的注意事项,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
  • 药物准备:使用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注射用 A 型肉毒毒素,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稀释和保存。稀释时提倡氯化钠溶液缓慢加入,避免形成泡沫,且避免摇晃。溶解稀释后的药液厂商建议应立即使用,亦可置于 2 - 8℃冰箱内 4 小时用完。

操作要点

  • 面部皱纹治疗4
    • 眉间纹:标准 5 点注射法适用于大多数患者,每侧 2 点注射皱眉肌,中间 1 点注射降眉间肌,每点注射 4 - 5U。中间的降眉间肌点和内侧的皱眉肌点注射位置较深,直接注射到肌肉中。外侧的皱眉肌及眼轮匝肌纤维点注射要浅,皮下注射即可。所有注射点应位于眶缘以上至少 1cm,以防止药物播散至上睑提肌造成上睑下垂。
    • 额纹:在女性患者常采用 V 形注射方式,但男性不宜选择这种方式,可避免眉弓过高。通常在治疗额纹的同时治疗眉间皱纹,整体效果更佳,可降低眉下垂的风险。
    • 鱼尾纹:常用 3 点注射,每点注射 3 - 5U,在眶外缘呈扇形注射。中间注射点与外眦处于同一水平,注射点间距 8 - 10mm。可在瞳孔中线睑板下方 2mm 处下眼睑追加注射 1U 肉毒毒素,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治疗导致眼睑外翻。
  • 面部轮廓塑造
    • 注射瘦脸:嘱患者进行咬合动作,确定双侧咬肌的范围及最肥厚位置,标记注射点,一般在口角到耳垂连线以下。用 75% 乙醇或碘伏消毒后进行注射1
    • 注射瘦肩:确定双侧斜方肌的注射范围,通常在斜方肌上缘和外侧缘进行多点注射。
  • 其他应用:如腋臭治疗,在腋毛分布区域进行多点皮下注射,每点注射剂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治疗后护理

  • 观察与休息:治疗后需在医院观察 15 - 30 分钟,无异常后方可离开。嘱咐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
  • 注射部位护理: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摩擦,防止感染。注射后 4 - 6 小时内不要平卧,避免药物扩散。
  • 饮食与生活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以防影响药物效果或加重不良反应。注射后 1 - 2 周内避免咀嚼硬物1

不良反应及处理

  • 局部不良反应:常见的有注射部位疼痛、红肿、淤青等,一般可在数天内自行缓解。若出现局部感染,应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 肌肉功能异常:如眼睑下垂、眉下垂、面部表情僵硬等,多因药物扩散或剂量不当引起。轻度的肌肉功能异常可在数周或数月内自行恢复,严重者可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如使用上睑提肌兴奋剂等。
  • 全身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较为罕见。一旦发生,应立即进行抗过敏、抗休克等急救处理,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