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可分为 4 个重叠的病理阶段:预冻阶段,组织冷却伴随血管收缩和局部缺血;冻结 - 融化阶段,细胞外冰晶形成,导致细胞脱水、电解质紊乱和细胞膜损伤;血管淤滞阶段,血管内皮损伤,引发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和血管通透性增加;晚期缺血阶段,组织因缺血而发生坏死。
-
一级预防:包括适当的衣物保暖,如穿戴防风、防水、透气的衣物,保持身体干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以及进行耐寒锻炼等。
-
二级预防:对于已经处于寒冷环境中的人员,要注意定期检查身体暴露部位,及时发现早期冻伤迹象并采取措施,如避免肢体长时间不动,定时活动手指、脚趾等。
-
现场治疗和二级预防:尽快将患者转移到温暖的环境中,避免进一步的冷暴露。对于轻度冻伤,可采用被动复温方法,如用温暖的衣物或手覆盖受冻部位。避免用雪擦、干热或按摩等方法,以免加重损伤。
-
紧急医疗治疗 - 医院(或高级野外诊所):对于中重度冻伤,应进行快速水浴复温,水温为 37℃ - 43℃。复温过程中可给予止痛剂缓解疼痛。复温后,对伤口进行清洁和处理,如使用无菌纱布包扎,避免感染。对于出现水疱的情况,应根据水疱的大小和位置进行适当处理,小水疱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大水疱可在无菌条件下抽吸疱液。
-
解冻后的其他医疗治疗:可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如芦荟 vera 凝胶,有研究表明其可能对冻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还可使用抗凝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和组织坏死。对于严重的冻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清创、截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