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整形外科 > 文章内容

2013 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分型与治疗建议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07 08:14浏览:

分型

  • 按缺损大小:可分为小面积缺损(如小于 2cm×2cm)、中等面积缺损(2cm×2cm 至 5cm×5cm)和大面积缺损(大于 5cm×5cm)。
  • 按缺损深度:浅层缺损主要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未涉及深部肌肉、骨骼等结构;深层缺损则累及到深部的肌肉、肌腱、骨骼等组织。
  • 按缺损部位:可分为眼眶周围、鼻部、口唇周围、颊部、额部等不同部位的缺损。

治疗建议

  • 小面积浅层缺损
    • 直接缝合:如果缺损边缘整齐,周围组织弹性较好,可直接拉拢缝合。
    • 局部皮瓣转移:利用缺损周围的正常皮肤组织设计皮瓣,如旋转皮瓣、推进皮瓣等,通过转移皮瓣覆盖缺损区域。
    • 游离植皮:对于基底条件较好的缺损,可从身体其他部位(如大腿内侧、腹部等)切取全厚或中厚皮片进行移植。
  • 中等面积缺损
    • 局部皮瓣联合植皮:先利用局部皮瓣修复部分缺损,剩余较小面积的缺损再采用游离植皮的方法。
    • 远位皮瓣转移:当局部皮瓣无法满足修复需求时,可考虑从身体较远的部位(如前臂、背部等)切取皮瓣,通过带蒂转移或血管吻合的方式修复面部缺损。
    • 扩张皮瓣:在缺损周围的正常皮肤下置入扩张器,定期注水扩张皮肤,待扩张足够后,用扩张的皮肤来修复缺损。
  • 大面积或深层缺损
    • 复合组织移植:包括带血管蒂的骨皮瓣、肌皮瓣等,适用于伴有深部组织缺损的情况,如面部骨骼外露、肌肉缺失等。
    • 游离皮瓣移植:选择与面部皮肤质地、色泽相近的游离皮瓣,如股前外侧皮瓣、肩胛皮瓣等,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皮瓣的血管与面部的血管吻合,以修复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 组织工程技术:对于一些复杂的、难以用传统方法修复的缺损,可尝试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如构建人工皮肤、软骨等组织进行修复。
 
在治疗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美观需求以及手术风险等因素,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术后的护理和康复也非常重要,包括伤口护理、抗感染治疗、抗瘢痕治疗以及功能锻炼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面部的功能与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