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整形外科 > 文章内容

医学护肤品广东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07 08:06浏览:

医学护肤品的概念

在我国,“医学护肤品” 是用于临床的产品,具有以下特性:
 
  • 更高的安全性:配方精简,原料严格筛选,不含或尽量少含易损伤皮肤或引起皮肤过敏的物质,如色素、香料、防腐剂、刺激性大的表面活性剂等。产品包装更注意防范污染,尽可能对原料、成品等作临床安全性评估。
  • 明确的功效性:依据不同类型皮肤生理特点及皮肤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研发,产品成分作用机制明确,经过试验证实,对一些皮肤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 临床验证:上市前通过人体试验,验证产品的临床功效和安全性,以保证产品刺激性更小、过敏反应发生率更低等。

临床常用护肤品类别

  • 清洁类:一般选用性质温和的表面活性剂,对皮肤刺激性小,添加洋甘菊、马齿苋、天然活泉水、保湿因子等,兼有清洁和舒缓作用。
  • 保湿、皮肤屏障修复类:通过吸湿剂原料、封闭剂原料以及添加与表皮、真皮成分相同或相似的 “仿生” 原料等对皮肤发挥保湿、滋润作用。
  • 舒缓类:含有芦荟、马齿苋、洋甘菊、甘草提取物、α - 红没药醇等具有抗炎、抗刺激、抗氧化等作用的成分,有较好的辅助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 控油、抗粉刺类:添加元素锌、维生素 B 族等具有抑制皮脂腺功能、减少油脂分泌的作用,含有低浓度的水杨酸、果酸、视黄醛等具有溶解角栓、粉刺的作用。
  • 美白祛斑类:添加熊果苷、甘草黄酮、氨甲环酸、维生素 C 等活性美白成分,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等机制,达到美白、祛斑、减少色素沉着的作用。
  • 防晒类:添加二氧化钛、二苯甲酮 - 3 等防晒剂,通过物理性遮盖、散射光线或化学性吸收紫外线,延缓皮肤光老化,预防光皮肤病的发生。
  • 促进创面愈合类:添加芦荟、多肽、氨基酸、透明质酸等成分,促进激光、微创术后创面的愈合。
  • 嫩肤、抗皱类:添加维生素 E、绿茶提取物等抗氧化剂,维生素 A 类似物,或人参、黄芪、灵芝提取物等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起到嫩肤、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护肤品可作为辅助性治疗的常见病种

  • 皮肤屏障受损的皮肤病:包括干燥性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症等)、红斑鳞屑性疾病(如银屑病、毛发红糠疹、红皮病等)、面部皮炎(脂溢性皮炎、酒渣鼻、口周皮炎、慢性剥脱性唇炎等)、角化异常的皮肤病(如鱼鳞病、毛周角化症、剥脱性角质松解等)、药物导致的皮肤干燥脱屑(如维甲酸、过氧化苯甲酰等)以及生理性皮肤干燥。
  • 敏感性皮肤:可见于敏感性或不耐受性亚健康皮肤、劣质化妆品或化妆品使用不当导致皮肤屏障破坏、医源性因素(如激光等微创术后,各种药物治疗造成的皮肤不耐受,如激素依赖性皮炎等)。

护肤品应用注意事项

  • 皮肤科医生要了解护肤品,掌握主要功效原料的基本特性、各种剂型的使用方法,熟悉批准文号和产品全成份标识,拒绝使用夸大功效宣传或证件不齐的假冒伪劣产品。
  • 根据皮肤的分类、皮肤病的性质、患者的年龄等具体情况,合理地选用护肤品。
  • 加强科普教育,做好医患沟通,让患者了解护肤品的功效和使用方法,提高依从性。
  • 了解患者使用产品后的情况,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停用并作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