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部:应放于心脏水平以上,可将患者床头抬高 30° 至 45°,以帮助减轻面部水肿。对于臀部受影响的头部烧伤患者,需调整病床避免髋关节屈曲,同时要定时调整头部位置防止压疮形成,维持颈部中轴位,注意避免抬升头部导致颈部屈曲。面部深度烧伤致嘴闭合不全者,可用嘴部矫正器维持正常结构力学。
-
颈部:应置于中立位(无旋转和侧弯),在 0° 至 15° 的轻微伸展位。可通过将毛巾卷沿肩胛线或脊柱放置于颈部水平以下,或使用短泡沫床垫、婴儿床垫置于正常床垫上方来实现。对于既往颈部受伤患者,避免用枕头以防颈部弯曲和耳软骨损伤。
-
肩部:应外展约 90°,水平弯曲 15° 至 20°。可通过切割泡沫床垫来适应俯卧位时肩部外展和水平屈曲,减少臂丛神经压力,同时使用凝胶垫等减少潜在受压区域。
-
肘部:应伸展放置,但不要完全伸展固定,离完全伸展约 5° 至 10°,以防止进一步的关节损伤。
-
前臂:应正位放置(0°)或外转约 10°。
-
腕关节:应处于中立位或过伸 10° 至 15°。
-
手:掌指关节 2 - 5 指应屈曲约 70° 至 90°,指间关节应完全伸展。大拇指应在冠状位和矢状位上均外展,使腕掌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完全伸展。
-
臀部:应置于中立位(0°),无扭转并外展 10° 至 15°。为防止关节囊僵硬,不要将膝完全伸展固定,离完全伸展约 3° 至 5°。
-
脚和踝:脚和踝关节应正位放置,即无屈 / 伸,无内 / 外旋转。
这些体位摆放建议旨在辅助临床诊疗中减少水肿,促进伤口愈合,缓解压力以及保护新移植皮瓣,烧伤治疗团队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