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整形外科 > 文章内容

《成批严重烧伤伤员的转运方案( 2016 版) 》解读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07 07:47浏览:

背景与目的3

  • 背景:成批烧伤事故时有发生,其特点是伤员多、伤情重、救治任务繁重。随着医疗技术力量和转运工具的发展,特别是远距离航空转运的逐步常规化,有必要修订严重烧伤伤员的转运方案。
  • 目的:使烧伤伤员能快速、安全地到达指定的医疗单位,接受正规的专科治疗,提高成批危重烧伤伤员的救治成功率、减少伤残率。

转运前准备

  • 伤员评估:详细记录伤员的基本信息、致伤原因、伤情面积及深度、有无合并伤、继发感染情况等,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变化,综合评估转运风险程度,制定个体化转运方案。
  • 人员安排:根据伤员数量和病情严重程度,安排足够数量的专业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麻醉师等。医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烧伤救治经验和应急处理能力,熟悉转运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和急救措施。
  • 物资准备:准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和器材,如抗休克药物、镇静镇痛药、呼吸支持设备、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以及烧伤专用的敷料、绷带等。确保转运工具上的设备完好、功能正常,并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以便在转运途中与接收医院保持联系。
  • 接收医院沟通:提前与接收医院取得联系,告知伤员的情况、预计到达时间等,使接收医院能够做好充分的接诊准备,包括安排病房、手术室、准备相关检查设备和医护人员等。

转运时机选择4

对于大面积烧伤伤员,最好在伤后 4 小时内送达目的地。如不能在此时间送到,应就地抗休克,待休克已基本平稳后再送。战时如不能就地救治休克,必须在休克期转送时,则应在中途设立中转站,进行分段输液。

转运工具选择

  • 救护车:适合短距离转运,最佳距离一般小于 800 公里,以 ICU 型救护车为宜,可提供基本的生命支持和急救条件。
  • 高铁:宜选择操作空间较大、其他乘客较少的商务车厢,转运过程中相对平稳,但需要提前协调相关部门,确保转运的顺利进行。
  • 医疗专机:适用于远距离转运,能快速将伤员送达目的地。患者体位最好取与飞机纵轴垂直的位置即横位,如无条件,患者头部应向飞机尾侧,降落时则将足部换到飞机尾侧方向,避免起降时影响头部血供。

转运途中注意事项

  • 医疗护理:做好镇静、镇痛等治疗,观察伤员有无休克迹象,保持呼吸道或人工气道畅通,维持补液通道畅通,加强病情监测,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创面情况等,并给予心理支持。
  • 安全保障:确保各种管道固定牢固,防止滑脱、打折和堵塞。注意保暖,避免伤员受凉。在使用不同交通工具时,遵循相应的安全规范,如救护车行驶过程中避免急刹车和颠簸,飞机起降时注意伤员体位等。

转运后交接

到达接收医院后,护送人员应向接收医院的医护人员详细交接伤员的病情、治疗经过、转运途中的情况等,包括伤员的基本信息、受伤情况、已采取的治疗措施、生命体征变化等,确保接收医院的医护人员能够全面了解伤员的情况,以便及时进行后续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