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整形外科 > 文章内容

2017年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解读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07 07:37浏览:

抗菌药物预防方面

  • 外科手术预防性用药:需遵循已发表的临床实践指南,选择合理给药时机,保证手术切开时药物在血清和组织中达到杀菌浓度。一般应在切皮前 60min 内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万古霉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在切皮前 120min 内给药。
  • 剖宫产预防性用药:所有剖宫产手术切皮前,应预防性给予合适的胃肠外抗菌药物。研究表明,切皮前给药较夹紧脐带后给药,可降低产后子宫内膜炎风险。
  • 预防性用药剂量:指南未提及不同体重患者是否需调整药物剂量,但有临床实践指南建议增加肥胖患者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剂量。
  • 术中追加用药:目前对于术中胃肠外追加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能否降低 SSI 发生率,尚无高质量 RCT。但有基于回顾性研究和专家意见的建议,如手术时间大于预防性抗菌药半衰期 3 - 4h、失血量 > 1500mL 或大面积烧伤患者,可再次给予预防性抗菌药物,且应按术前给予的抗菌药物半衰期的 1 - 2 倍时间间隔再次给药。在清洁切口或清洁 - 污染切口手术中,缝合切口后无须额外追加抗菌药物预防 SSI。同时,不推荐在手术部位涂抹抗菌药物预防 SSI,对于抗菌药物浸泡人工植入装置预防 SSI 的影响,也尚无高质量 RCT 评估。

预防 SSI 的其他措施方面

  • 患者准备:患者在手术前一晚或更早时候,应使用抗菌 / 非抗菌肥皂或消毒剂进行淋浴,以减少皮肤含菌量。
  • 血糖控制:无论患者是否为糖尿病患者,均应积极控制围手术期血糖水平,血糖目标水平应≤200mg/dL 或 11.11mmol/L。
  • 体温维持:若非需要积极手术干预的发热患者,应维持围手术期患者体温正常。通过空气升温、流通热水装置等加热方式维持患者体温 > 36℃,可降低 SSI 的发生率。
  • 保证氧合:对肺功能正常且实施全身麻醉并接受了气管内插管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拔管后立即增加吸入氧分数(FiO2),可促进组织供氧,维持围术期体温正常并保障充足的循环量,但指南未提出 FiO2 的最佳目标水平、持续时间及实施方式的建议。
  • 消毒到位:含葡萄糖酸氯己定的毛巾、在皮肤准备后立即用微生物密封剂、使用具有或不具有抗菌成分的塑料敷贴对预防 SSI 并非必须。人工装置植入前使用消毒液浸泡和手术切口缝合前立即使用消毒剂反复消毒患者皮肤是否能降低 SSI,缺乏高质量证据。指南仅提及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用于皮肤准备。